廈門大學新聞網10月26日電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10月25日,學校在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會議結束後,舉行廈門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揭牌儀式。校黨委書記張榮、校長張宗益出席,校黨委常務副書記林東偉主持儀式。
張榮、張宗益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作為“國家隊”的重要一員,成立廈門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是學校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升服務區域發展和國家戰略能力的重要舉措。研究院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的深刻内涵、建設目标、推進措施及地方實踐等問題展開深入調查研究,全方位多角度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系統總結中國式現代化模式與道路、本質和規律,向世界傳播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和價值。
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性研究,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等各個方面。廈門大學作為“雙一流”高校,現擁有6個學部及33個學院、16個研究院,為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開展科學研究、決策咨詢等提供良好的學科支撐。未來,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将依托學校優勢學科,集中整合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等多學科,增強學科交叉融合,促進平台共建共享。
廈門大學曆來高度重視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研究闡釋,已先後成立中國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等,同時還成立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發展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這些科研平台長期以來緻力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相關研究。據不完全統計,十年來,學校已在中國式現代化相關研究領域發表論文近300篇,出版著作10餘本,立項200餘個;五年來,提供決策咨詢報告近千篇,為學校深入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強大理論基礎。
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成立後,将立足現有研究基礎,整合部分科研平台,拟設立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研究中心、共同富裕研究中心等若幹研究平台,重點聚焦“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鄉村振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文化傳播”“人民民主”“全球治理”等多個維度開展研究。
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成立次日,學校即設立“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專項”,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設計發布了50餘個研究選題,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研究。同時,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還将緻力于提升人文社科有組織科研水平,發表論文、出版著作、形成智庫報告、主動承接重大課題、舉辦高規格高水平國内國際學術會議,力求産出一批獨具“廈大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形成合力紮實推進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研究貢獻更多“廈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