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新聞網11月4日電 2022年11月3日上午,陽光明媚,秋風輕拂,雁栖湖畔的懷柔科學城裡紅旗招展,“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工程竣工儀式在這裡舉行。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志珍院士,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閻錫蘊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兼醫學部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院士,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教授、成像設施首席科學家、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新華社北京分社副社長、總編輯李斌,北京城建集團董事長陳代華,懷柔科學城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丁明達,以及北京大學有關部門和院系負責同志,承建北京市交叉研究平台項目的負責同志,教師和學生代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懷柔科學城等有關部門同志,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監理等參建單位的負責同志共同參加竣工儀式。儀式由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成像設施總指揮張平文院士主持。王志珍、龔旗煌、閻錫蘊、喬傑、張平文、程和平、李斌、陳代華、丁明達等共同為成像設施标識揭幕,并合影留念。
喬傑在緻辭中回顧了成像設施的建設曆程。她代表學校向國家和北京市有關部門,向懷柔區委區政府、懷柔科學城黨工委管委會對成像設施建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向參與成像設施規劃、籌備、建設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監理單位的同志們緻以問候和祝賀。喬傑指出,成像設施對北京大學意義深遠、責任重大。成像設施是首個由北大作為法人單位承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首個由北大作為法人單位明确列入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的項目,首個由學校頂層設計,理、工、醫、信息等多學科共同參與的大型有組織科研項目,也是總投資最大的單體教學科研建設項目。
喬傑強調,成像設施集中體現了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産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重要結合點的特點,應當也必将在北大加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的新征程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加快成像設施設備安裝調試,早日開放運行;進一步探索有組織科研管理模式,實現體制機制創新;引領學科發展,培養傑出人才,産出重大成果;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服務高質量發展。
丁明達受懷柔區委書記、懷柔科學城黨工委書記郭延紅委托,代表懷柔區委區政府和懷柔科學城黨工委管委會向成像設施基建竣工表示祝賀。丁明達指出,成像設施的竣工标志着科學城定位清晰、先進高端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向着建成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的目标邁出了堅實一步。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成像設施承擔着提升我國生物醫學影像成像領域原始創新水平、推動我國高端生物醫學儀器産業發展的神聖使命,将在打赢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丁明達希望成像設施團隊以設施基建竣工為契機,繼續堅持一流标準,打造精品工程,力争項目早建成、早運行、早見效、早出成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和科技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陳代華表示,城建集團從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出發,積極發揮重點工程管理經驗,選派精幹高效項目管理團隊,與各方緊密協作配合,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圓滿完成成像設施的全部施工任務,為科學城建設、為我國早日突破關鍵“卡脖子”技術貢獻了城建智慧與力量。城建集團期待在北京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在“展翅騰飛看懷柔”的壯美篇章中,與北京大學、懷柔區加強全方位的深度合作,用更多優質服務和精品工程回報社會各界。
程和平表示,成像設施作為新型超級研究工具,将從微觀、介觀、宏觀多個層次全景式揭示生命的奧秘。成像設施團隊的同事們“深感責任重大”,将以樓群竣工為契機,進一步做好科研、人才的統籌規劃,開展大科學研究、培養大科學人才,打造“科技航母”,充分發揮成像設施對生命科學領域重大研究的支撐作用,探索有組織科研的研究新範式。同時,将科學-技術-工程-産業-社會有機貫通,營造創新生态圈,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形成具有競争力的開放創新生态,努力發揮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應有作用。
參會嘉賓還參觀了“看見生命力——多模态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工程”專題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