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11月22日電 11月15日上午,學科交叉與交叉學科建設創新機制研讨會在清華大學舜德樓418會議室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光謙、楊斌出席會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部常務副主任陳擁軍、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副院長王初受邀作專家報告。
王光謙指出,當前學科交叉與交叉學科建設仍面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一是要堅持“四個面向”,圍繞國家需要和人民需求,聚焦實踐中的真問題,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推進交叉建設;二是要注重提升原始自主創新能力,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勇于探索可能産生“從0到1”原始創新突破的領域方向;三是要推動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建設能夠統籌協調各方的靈活機制,為學科交叉創造充滿活力的開放創新生态。
楊斌結合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強調了發揮好交叉學科建設和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的重要性。他提出,推動學科交叉研究和交叉學科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堅持系統觀念,多方面協同支持學科交叉,形成整體性、系統性的支撐機制;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研判交叉學科建設在崗位、評價、晉升考核等方面面臨的困難挑戰,不斷探索學科交叉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陳擁軍介紹了交叉科學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以及交叉科學部針對交叉科學自身特點制定的系列基金資助政策和改革試點工作、在推動交叉科學發展方面的經驗等。王初從曆史與發展、體制機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氛圍與文化等方面介紹了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的建設經驗和成果。
集成電路學院院長吳華強介紹了集成電路交叉學科的内涵和學院創新交叉學科建設的理念和舉措。教務處處長、為先書院院長歐陽證介紹了精儀系學科交叉發展與為先書院交叉工程人才培養的經驗和做法。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治理實驗室執行主任孟慶國教授從探尋交叉學科“中間層”突破、文科實驗室支撐交叉學科發展等方面介紹了實驗室建設情況。
現場參會代表就推動學科交叉研究和交叉學科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機制提出了寶貴意見建議。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認為,學科交叉可以解決單一學科難以獨立解決的複雜問題,促進學科交叉發展還需要加大機制靈活性,從機制上打破學科交叉研究和交叉人才培養的壁壘。衛健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談到,學科交叉要重視“指揮棒”的重要性,建設能夠激勵學科交叉的文化,并在評價體系上打破傳統學科界限,形成适應交叉學科建設特點的科學評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