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聞網12月6日電 中共黨史黨建學院 、紀檢監察學院勇立新時代偉大變革潮頭,開創“雙一流”建設新局面。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不斷優化學校學科布局,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中共黨史黨建學院、紀檢監察學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必須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
要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始終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聚精會神抓好黨的建設,開創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今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AG真人印發了《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對一級學科與專業學位類别進行調整。新版目錄在法學門類下新增中共黨史黨建學和紀檢監察學兩個一級學科。
中共黨史黨建學院
成立背景
中國人民大學是新中國高校中共黨史黨建學學科的開拓者、奠基者,是新時代高校中共黨史黨建學學科建設的推動者、引領者,具有悠久的辦學傳統、系統完整的學科體系、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厚重的科研積澱和卓越的社會聲譽,充分具備建強建優中共黨史黨建學學科的堅實基礎和先發優勢。
一是新中國高校中共黨史黨建專業的開拓者。1937年陝北公學成立後,率先設立了中國問題研究室,1956年在全國率先開辦中共黨史本科專業,1958年成立全國首家中共黨史系,2017年成立全國首家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建設完成了最為齊全的課程、教材、學科和人才培養體系。
二是具有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名師大家、高端人才、中青年骨幹人才、青年後備人才梯隊結構合理,形成全國高校中學科力量最強的師資團隊。
三是具有厚重的科研積澱和卓越的社會聲譽,産生了一批豐碩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在國内外具有重大學術影響的著作,建成了全國高校中規模最大、社會影響最廣的中共黨史黨建學教學科研學術交流中心。
組織架構和主要任務
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是學校下屬學院,主要負責中共黨史黨建學學科相關的本碩博人才培養、學科規劃與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與交流等工作任務,下設五個教研室,分别為中共黨史黨建學理論教研室、中共黨史教研室、黨的建設教研室、黨内法規教研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教研室。
建設目标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曆史與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為引領,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确黨史觀,貫通中國共産黨的曆史、理論與實踐,探索形成富有創新、充滿活力的管理體制,建設完善富有人大特色的中共黨史黨建學教學模式,培養造就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黨史黨建專業人才,在建構中共黨史黨建學自主知識體系上不斷實現新突破,持續為學校新型高端智庫建設貢獻新力量,推動形成政治過硬、專業精深、結構合理、在國内外有重要影響的中共黨史黨建學“人大學派”,走出一條紮根中國大地、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共黨史黨建學院發展新路。
紀檢監察學院
成立背景
作為中國共産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學校擁有全國頂尖的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公共管理學等相關學科基礎,以及最獨特的政治規格、精神品格與精神底色,為培育建設紀檢監察學一級學科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已擁有一支學科結構多元、年齡梯隊合理、學術影響力較大的紀檢監察學教學和研究隊伍,産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教學和研究成果。
二是已成立一批相關研究機構和團隊,如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當代政黨研究”跨學科重大創新規劃平台等,共同支撐紀檢監察學學科建設。
三是通過在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中積極探索,學校的紀檢監察機構資政功能持續發揮,在中管高校紀檢監察系統中發揮了“領頭雁”作用。
組織架構和主要任務
紀檢監察學院是學校下屬學院,主要承擔紀檢監察學學科相關的本碩博人才培養、學科規劃與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工作任務。
建設目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重要論述,以紀檢監察理論為牽引,以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為根基,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紀檢監察學知識體系,走出一條建設具有人大特色、人大風格、人大氣派的紀檢監察學院新路。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主動謀劃、高效推進、凝聚共識,學校正在奮力走出一條紮根中國大地,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新路。走出一條建設具有人大特色、人大風格、人大氣派的紀檢監察學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