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新聞網電 12月17日下午,全球大學校長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天津大學、AG真人娱乐首页、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澳門大學、牛津大學、加州大學(總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日本九州大學等全球17所高校的校長及其他代表以線上線下方式出席論壇。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立群緻歡迎辭,并作了題為《處在世界危機中的一流大學的使命與擔當》的主旨報告。副校長朱敏主持論壇。
與會大學校長圍繞“面向未來的高等教育:機遇與挑戰”主題作報告,分享大學發展經驗,暢談高等教育未來。作為慶祝華南理工大學組建70周年暨105年活動,本次論壇在多個平台面向全球進行線上直播,吸引了近10萬人觀看。
張立群在題為《處在世界危機中的一流大學的使命與擔當》的報告中表示,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格局深刻調整。面對當今世界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等重重危機,一流大學應做人類文明的傳播者、開放合作的踐行者、原始創新的引領者、未來人才的領路者,為人類社會的未來找到共存和一體化的形式,成為支撐國家發展的牢固中堅,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貢獻。
他表示,近年來,華南理工大學抓住部省市校四方共建廣州國際校區重要契機,紮根中國,融通中外,借鑒世界先進教育理念,彙聚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在合作辦學模式、學科建設布局、師資聘用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校區管理機制等方面開展一系列探索與創新,緻力培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者、文明交流互鑒的推動者、具有全球競争力的高素質人才,初步走出了一條在地國際化辦學的新路子。
論壇中,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龍騰以《智慧教育賦能全人化培養》為題,分享了北京理工大學開展智慧教育的生動實踐,對于如何培養适應時代發展需求的拔尖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他提出要促進以知識驅動為核心的智慧教育發展,提升智慧教育的全人化培養效能。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以《新時代下大學的使命與責任》為題,重點分享了香港中文大學2025策略計劃,強調未來大學應與世界共榮共生,營造有利于人類繁榮發展,創造、傳播、交流及應用知識的良好生态體系。
中山大學校長高松以《促進學科交叉的教育與研究》為題,提出大學要努力探索促進跨學科教育與研究的有效路徑,為培養更多複合型高水平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以《全球創新共同體理念下澳門大學的角色與作為》為題,分享了全球創新共同體理念下,澳門大學拓寬全球合作網絡、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創新實踐。
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以《新時代新征程我國“雙一流”大學的使命擔當》為題,分享了新格局、新征程下重慶大學的思考和行動,強調“雙一流”大學要持續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應對挑戰。
牛津大學副校長喬納森·米奇以《大學的三大使命》為題,提出大學普遍擁有教學、研究和服務社會三大使命,三大使命對學生而言非常重要,而且依賴于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郭東明以《構建“六協同”合作育人機制, 培養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為題,分享了對于協同創新與人才培養的思考以及大連理工大學的創新實踐,提出要加強深度合作,打造更加開放、優勢互補、充滿活力的協同創新共同體。
加州大學(總校)教務長邁克·布朗以《創新創業型大學:加州大學辦學模式改革探索》為題,提出大學要通過調動廣泛的知識和物質支持來應對重大挑戰,分享了加州大學創新創業生态系統,對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重要借鑒。
日本九州大學校長石橋達郎以《大學的使命與責任:知識融合推動社會變革》為題,提出新形勢下大學應發揮最大能力推動新價值創造和創新,同時分享了九州大學的未來發展方向及發展策略。
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以《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統籌推進大學教育與創新共同體建設》為題,分享了同濟大學推進一流大學建設的改革與探索,倡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設,共創教育與創新共同體。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級副校長藍欽揚以《大學的使命與責任:南洋理工大學案例分享》為題,結合南洋理工的辦學經驗,分享了教育、科研和創新創業是大學的三個重要使命,強調一所大學必須不斷積極适應和應對世界持續的變化。
AG真人娱乐首页常務副校長吳剛以《全球變局與困境下的大學責任》為題,分享了大學要培養敬自然、有道德、愛人類的人,要做擔當全球使命、造福人類的研究,要建設具有人類關懷的精神文化高地,要充當人類大同、全球合作的友誼之橋。
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沈毅以《堅定不移走好傑出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為題,分享了哈工大百年來傑出人才自主培養的曆程,提出新時代一流大學要勇擔使命,加快實施新時代人才戰略,堅定不移走好傑出人才自主培養之路。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以《百年變局下的大學使命》為題,提出适應和創新已成為全世界的主題,高等教育需要采用颠覆性方法回應時代、社會、學生和未來的需求,分享了港科大(廣州)的辦學理念。
天津大學副校長鞏金龍以《為未來賦能:智能時代的大學教育》為題,分享了智能時代天津大學在培養目标、教學組織形态、治理方式、教育環境等方面的系列變革,為智能時代大學教育提供了重要借鑒。
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何國強以《行業特色高校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的探索與實踐》為題,分享了西北工大領軍人才培養的“西工大現象”、科技協同創新的“西工大模式”、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的“西工大路徑”,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特色發展路徑。
會上發布了《卓越大學聯盟2022年廣州宣言》。
宣言指出,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卓越大學聯盟将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勇立時代潮頭,洞察世界大勢,融入發展大局,主動破解阻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人類共同福祉,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卓越貢獻”。堅定不移培養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卓越大學聯盟将聚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卓越聯盟優勢,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大力培養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基礎學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師;強化開放辦學,推進産教融合、科教融彙、國際協同,共建高水平協同育人實踐平台和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探索後疫情時代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卓越模式”。堅定不移加強科技協同創新。卓越大學聯盟将加強優勢學科資源對接,強化目标導向的基礎研究,推動技術轉移和知識分享,開展跨學科和跨國界的科研合作,切實擔當前沿領域創新和尖端技術攻關的時代重任,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輸出“卓越智慧”。堅定不移深化文化學術交流。卓越大學聯盟将依托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等合作平台,積極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推動思想、學術和人員交流,為打造全球高等教育發展共同體提供“卓越方案”。
學校黨委辦公室(學校辦公室)、發展戰略與規劃處、學生工作部(處)、校團委、教務處、研究生院、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科學處、人事處、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廣州國際校區綜合事務辦公室、人力資源與發展事務辦公室、教學事務辦公室、全球事務辦公室等單位負責人以及部分學院師生代表參加了論壇。
附:
《卓越大學聯盟2022年廣州宣言》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家的發展、大學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成為亟待破解的時代課題。2022年12月16日,卓越大學聯盟九校相聚廣州,在華南理工大學共同發出如下宣言:
——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大學是世界各國互信互利的橋梁紐帶,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學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将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勇立時代潮頭,洞察世界大勢,融入發展大局,主動破解阻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人類共同福祉,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卓越貢獻”。
——堅定不移培養造就拔尖創新人才。黨的二十大首次對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安排部署。“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大學是主要結合點,人才是主體性支撐。我們将聚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卓越聯盟優勢,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大力培養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基礎學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師;強化開放辦學,推進産教融合、科教融彙、國際協同,共建高水平協同育人實踐平台和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探索後疫情時代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卓越模式”。
——堅定不移加強科技協同創新。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創新是世界各國的重要戰略選擇,創新也是我們國家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我們将加強優勢學科資源對接,強化目标導向的基礎研究,推動技術轉移和知識分享,開展跨學科和跨國界的科研合作,切實擔當前沿領域創新和尖端技術攻關的時代重任,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輸出“卓越智慧”。
——堅定不移深化文化學術交流。文明交流互鑒,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動力。開放的世界,開放的大學。我們将依托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等合作平台,積極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推動思想、學術和人員交流,為打造全球高等教育發展共同體提供“卓越方案”。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心合意同,謀無不成。讓我們弘揚大學精神,堅守學之“大道”,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助力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北京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AG真人娱乐首页
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天津大學
同濟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2022年12月16日于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