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原始創新來自基礎研究——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複旦大學校長金力代表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03-15浏覽次數:24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複旦大學校長金力代表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突飛猛進、科研範式發生深刻變革,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線性接續關系已被逐步打破,對基礎研究的認識,已成為制約基礎研究發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黨和國家圍繞基礎研究,在科研、育人等方面不斷凝聚共識,出台各類支持舉措。在金力代表看來,基礎研究通過解決科學問題,可能催生重大技術和應用;應用研究往往會觸發重大的科學問題突破,進而可能從不同應用範例中歸納共性規律。


  “我國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面臨的‘卡脖子’問題,根本上是因為起引領支撐作用的基礎研究還不足、核心科學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一些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礎研究,實際上并沒有足夠聚焦核心科學問題,而是在别人的框架下做跟蹤型、驗證型研究,無法轉化為未來在該領域的自主突破和技術優勢。一些面向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還沒有真正圍繞應用需求,解決不了實踐問題。”談及基礎研究,金力代表說,“真正的原始創新來自基礎研究,要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實現全面超越,就要在自己家的院子種自己的樹,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結出自己的果子。”


  金力代表強調,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發動機、策源地。創建中國特色世界頂尖大學的任務,具體到科技創新,就是應扛起“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的重任。基礎學科強基固本,是高校建好學科體系的重中之重,是孵化“從01”原創性成果的第一原動力。


  在金力代表看來,随着中國科技的進步,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條件越來越好,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但是提出好問題的能力還遠遠不夠,“我們要以‘提出好問題,解決好問題’為導向,在教師評價、學科建設等方面予以傾斜,鼓勵研究者更多地投入原始創新”。


  “比如現在常說的‘揭榜挂帥’,不光要解決‘誰來揭榜’的問題,首先要解決‘榜從哪裡來’的問題,凝練高水平基礎科學問題,引導大家做真正好的研究,才能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整體效能。”金力代表介紹,2022年年底,複旦大學根據最新一輪一流學科編制方案,建設了首批20個學科學術發展中心,試圖打造以學術共同體為單位的學科議事機制,為教師們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構建“融合創新”的長效機制。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複旦大學新近設立了“基礎研究特區計劃”,将通過項目資助管理模式與配套機制體制的創新,持續穩定支持具有探索精神和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探索交叉融合領域,沖擊國際頂尖重大科學問題,營造鼓勵潛心研究、長期攻關的科研環境。


  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方面,金力代表說:“全力培養具有探索精神和原創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加速形成以我為主且具有全球競争力的開放創新生态,有力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我們責無旁貸。”


來源:《光明日報》( 2023030614)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