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示範性微電子學院)揭牌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01-20浏覽次數:920

電子科技大學新聞網1月17日電 為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同時按照一級學科獨立設置的原則,116日,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在清水河校區正式揭牌,标志着學校集成電路事業發展踏上了新征程,開啟了學院建設的新篇章。

校黨委書記王亞非出席活動并講話,校長曾勇為新學院揭牌。副校長胡皓全宣布成立決定,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武好明宣布幹部任免決定。副校長孔令講主持活動。鄧龍江院士,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電子學院領導、集電學院全體教師及部分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集電學院院長張萬裡代表學院師生感謝學校的指導、關心、信任和支持,表示學院将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領導下,堅持開門辦學”“人才興院”“科研強院”“文化固院的理念,緊密團結師生員工,抓住機遇、提前謀劃,盡職盡責、努力工作,大力推進學院的建設與發展,在集成電路領域彰顯成電特色、貢獻成電智慧、展現成電力量。

王亞非代表學校對集電學院的成立表示祝賀,并從中央有要求”“國家有需要學校有條件三個層面分析了成立學院的重要意義。他強調,集成電路産業是支撐國家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産業,也是科技競争的戰略必争領域。國家的十四五規劃和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意見都把集成電路列為重點攻關的前沿領域,提出要加強該領域的人才培養,從根本上為解決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産業發展卡脖子問題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學科支撐、創新支撐。成立集電學院,是學校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又一重大舉措,體現了成電人為黨分憂、為國擔責的責任擔當。從曆史、學科、平台和隊伍來看,學校在集成電路領域都擁有堅實基礎,有條件有能力辦好集電學院。

對于如何辦好集電學院,王亞非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樹立一流的目标。要對标學校雙一流建設目标,找準學院定位,彙聚各方智慧,科學制定未來的發展戰略,形成特色與優勢,努力建設一流學院和一流學科。二是遵循學科發展規律。要大力推進産學研深度融合,加強與産業界的戰略合作,共同打造以大工程裝置為代表的創新平台助力學院發展,同時,要強化國際視野,加強與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和頂尖企業的交流合作,在國際合作中不斷拓展新空間,發掘新機遇。三是營造團結奮鬥的良好氛圍。學院領導班子要樹牢以師生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心全意依靠師生、服務師生;學院的每一位師生也要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以愛院興院為己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把學院建設好、發展好,為學校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我校是首批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高校(全國僅9所),并在2021年獲批了國家集成電路産教融合創新平台(全國僅8所),是集成電路領域的國家隊之一。新組建的集電學院有教職工18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58人,教授77人,傑出人才28人。學院設有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2個本科專業;設有集成電路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學院擁有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集成電路産教融合創新平台、低功耗微電子與微系統引智基地、四川省功率半導體技術中心、四川省集成電路實驗教學中心等教學科研平台。學院研究領域包括微納電子材料與器件、功率半導體與集成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設計自動化、封裝與微系統集成,形成了從材料、器件、設計、封測到微系統較完善的科研體系,在功率電子、集成薄膜方向國際領先,優勢明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