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3月9日電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建的數字檢察研究基地在中國政法大學海澱校區舉行揭牌儀式。儀式由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主持。
據介紹,數字檢察研究基地是中國政法大學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合作共建的第7個研究基地,基地的建設主要依托中國政法大學數據法治研究院。檢校合作共建數字檢察研究基地,将充分發揮學校的學科優勢、團隊優勢、智庫優勢和平台優勢,為數字檢察研究提供理論支撐、促進成果轉化,以期清晰定位數字檢察工作發展路徑,創新探索數字檢察工作的模式變革。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在緻辭中指出,數字時代人類的生産、生活、行為在時空維度發生了颠覆性變化,檢察機關辦案的方式也正面臨着傳統時代邁向數字時代的轉型升級。數字檢察研究基地的挂牌成立,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數字檢察研究基地在今後的工作中,一要加強數字司法、數字檢察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探索,填補相關的研究空白;二要聚焦圍繞司法實務,依靠梳理細小規則和解決實務案件,從小切口建“大廈”,達成數字檢察的遠大目标;三要在開展科學研究的同時重視人才培養,積極為祖國培養未來的司法人才所服務。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表示,中國政法大學與最高人民檢察院雙方共建的數字檢察研究基地,将進一步強化全面依法治國實踐研究,推動數字法學新興學科發展,強化法學理論研究。基地将圍繞數字檢察各方面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強化成果轉化,以一流的科研成果和一流的人才培養助力檢察機關依法履職和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記者同時獲悉,由中國政法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社會治理與智慧社會科技支撐”重點專項“知識産權司法保護與跨部門協同服務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啟動。該項目旨在針對知識産權司法保護與糾紛化解涉及行業領域多、專業知識廣、産權保護界定難、智能化輔助支撐不足等問題,研究攻關知識産權司法保護跨部門協同知識服務、民事與刑事司法保護智能輔助、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高效協同、行政執法合規智能審查等關鍵技術和系統,構建面向知識産權保護跨部門協同的辦案的綜合集成服務平台系統,将在廣東、浙江兩省域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司法行政以及行政執法機構開展協同應用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