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新聞網4月11日電 4月7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學與文化和旅遊部非遺保護工作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海澱校區知行堂舉行。根據協議,雙方将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在非遺領域開展全面合作。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饒權,中央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張京澤出席簽約儀式。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司長王晨陽、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廣生代表雙方簽署協議。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副司長李曉松,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石亞洲等參加儀式。
張京澤對文化和旅遊部長期以來對中央民族大學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此次與文旅部非遺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雙方在非物質文化遺産領域的深入合作,這是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規劃》的具體舉措,也是中央民族大學貫徹國家民委委屬事業單位改革發展部署會精神、堅持“開放辦校”戰略的重要舉措。希望雙方在服務國家戰略、平台建設、人才培養、重點項目等工作中深化合作,實現新的突破。
饒權表示,中央民族大學近年來積極參與非遺保護政策治理、項目實施和課題研究,為助力非遺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民族地區文化建設、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重要貢獻。希望雙方以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簽署為新起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非遺保護傳承水平,持續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加快學科專業建設,努力培養造就高層次高水平人才;加強非遺領域重點問題研究攻關,讓高校學術研究優勢與非遺保護實踐需求緊密結合;加強溝通聯系,完善工作機制,确保戰略合作落實落地、見行見效,為推進非遺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郭廣生在緻辭中以“中央、奠基、團結、文化”四個關鍵詞對學校進行了簡要介紹,表示,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是全國非遺保護傳承事業主管部門,承擔着服務國家文化自信自強、保護傳承中華非物質傳統文化的光榮使命。中央民族大學與文旅部非遺司在服務文化自信自強、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國家戰略方面有着共同的曆史使命和責任擔當,也有着各自的禀賦優勢,期待雙方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重大工程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早見成效。
儀式前,雙方參觀了中央民族大學校史館、民族服飾展館、民族器樂展館。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科技教育司及學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科研處,發展規劃處,國内合作處,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法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