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學術新聞網4月12日電 4月11日,新基石科學實驗室揭牌儀式暨“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座談交流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闵行校區新行政樓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新基石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醫學院、藥學院講席教授董晨,新基石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講席教授樊春海,新基石研究員、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講席教授丁洪,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副總裁趙國臣,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副秘書長鄭素萍,秘書處許守任、馬俊珩,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院長曾小勤及學術發展與成果處相關人員出席會議。
丁奎嶺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感謝。他表示,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設立“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科學探索獎”是支持基礎研究的現象級事件。在黨和國家強調基礎研究重要性的背景下,特别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持續推進“五個中心”建設的關鍵時期,“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給予科學家強大的支持,使科學家們能夠靜下心來開展原始創新研究,進行突破性的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領域新開拓,努力做出影響世界的成果。上海交大将全力配合項目管理的要求,為新基石研究員做好全方位服務,幫助他們專注基礎研究,做出有益全人類的成果。
趙國臣介紹了騰訊公司“科技向善”的使命願景,及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在支持基礎科研方面的探索。他提及,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旨在支持有探索精神的科學家,在其擅長領域發揮智慧天賦,期待他們做出世界級的原創性科研成果。未來,基金會将不斷優化支持體系,協同交大“飲水思源”校訓,支持基礎研究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首期新基石研究員董晨、樊春海、丁洪也在會上交流了研究設想及對項目的相關建議。随後,丁奎嶺、趙國臣共同為“新基石科學實驗室”揭牌。
在随後的交流宣貫會上,曾小勤緻歡迎辭。他對來自騰訊公司及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的嘉賓表示歡迎與感謝。他指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但目前我國對基礎研究的投入主要還是依靠政府。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資金成為支持基礎研究的重要力量。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設立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長期、穩定、靈活地支持優秀科學家開展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工作,非常具有遠見卓識。未來學校将和基金會一起,突破原有體制機制,本着支持科學家的目标,形成更完善的支持系統,使社會支持與科學研究相互賦能,助力重大基礎研究開展。
鄭素萍介紹“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是以純公益的方式推動科學家從事基礎研究探索。她詳細介紹了項目宗旨、申請要求,首屆項目申請及支持情況,邀請各位科學家積極申報,并為項目發展提供建議。
董晨、樊春海、丁洪介紹分享了項目的相關情況及申請經驗。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是一項聚焦原始創新、鼓勵自由探索、公益屬性的新型基礎研究資助項目。2022年,騰訊公司宣布10年内出資100億元人民币,成立新基石科學基金會,長期穩定地支持一批傑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實現“從0到1”的原始創新。新基石科學實驗室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設立,是基金會支持新基石研究員開展科研工作和學術交流的平台。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不斷強化在基礎研究領域的布局,深化有組織的基礎研究與自由探索的有機融合。未來,在社會力量的助力下,學校将進一步優化基礎研究布局,服務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