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熱學理論與技術研讨會暨創新研究中心成立儀式舉行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05-04浏覽次數:32

       清華新聞網4月28日電   4月24日下午,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熱學理論與技術研讨會暨創新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儀式在蒙民偉科技大樓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出席活動并講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常務副主任王岐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金紅光院士作書面發言。清華大學副校長姜培學、航院過增元院士、天文系李惕碚院士參加活動。航院黨委書記王兵主持儀式。

       邱勇在講話中首先代表學校向航院熱學理論與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向過增元院士帶領團隊長期深耕熱學領域基礎研究、不斷創新拓展知識前沿表達敬意。

       邱勇與現場師生分享了過增元院士的三個小故事。一是1979年以洪堡學者身份赴德國訪學,因敢于質疑權威被導師稱贊“中國人很有進取心”。二是堅持“探同索異、和而不同”的研究特色,在熱學研究中善于提出問題,颠覆認知、填補空白,不斷取得新的原始創新成果。三是注重“教學相長”,倡導師生平等,堅信科學的發展一定是後人超越前人,“火積的理論就是和學生讨論時提出來的”。邱勇指出,創新無處不在,創新沒有終點。實現“從0到1”的突破,不僅需 要創新的勇氣和魄力,更需要概念創新與獨創意識。過增元院士的科研經曆、學術思想及作出的開創性貢獻,為年輕後學樹立了為學、為事、為人的示範。

       邱勇指出,2021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考察時強調,清華大學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深化改革、加快創新,各項事業欣欣向榮,科研創新成果與國家發展需要絲絲相扣,展現了清華人的勇毅和擔當。我們要牢記囑托,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凝練基礎科學問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學校将不斷加大對颠覆性、獨創性科學探索的支持力度,希望中心在過增元院士的帶領下圍繞熱學理論與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取得更多重大原始創新與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希望更多的年輕學者以過增元院士為榜樣,面對質疑挑戰勇于前行、敢于創新,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共同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清華力量。

       關永剛、陳海生代為宣讀王岐東、金紅光的書面發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工程科學一處處長關永剛、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海生代為宣讀王岐東、金紅光的書面發言,向中心成立緻以祝賀并表示,熱學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為能源革命和“雙碳”戰略提供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技術支撐,期待中心在過增元院士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加豐富的創新成果。

        中心主任張興從成立背景、成員構成、研究規劃、目标願景等方面介紹了中心建設情況。

       過增元作題為“熱質理論的相對論基礎”的學術報告,從狹義相對論、類比思維和對稱原理的角度出發,闡述了對熱學概念的新定義、新認識和新思考。

在随後舉行的熱學理論與技術研讨會上,航院院長曹炳陽、張興、航院教師陳群等分别圍繞“芯片熱管理中的熱學新理論”“功率器件多物理場耦合機理及多學科整體優化”“多能耦合系統中的能流分析理論與優化控制技術”作分享交流。研讨會由航院原常務副院長梁新剛主持。

       兄弟院校教師代表,清華大學科研院、黨辦校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中心建設的校内骨幹教師、相關院系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在“雙碳”戰略背景下,能源革命加速推進,傳統的研究方法和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綠色、低碳、高效的能源發展需求。過增元院士團隊長期從事原創性熱學新理論的研究工作,創造性地提出了普适導熱定律(熱質理論)和熱系統能效優化新理論,在電子器件熱設計、電力、建築和信息等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節能減排效益。清華大學航院熱學理論與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更好地發展熱學新理論,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能源革命和“雙碳”戰略提供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技術支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