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與長治市委組織部簽訂合作協議 組織研究生骨幹實地調研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05-16浏覽次數:15

       人大新聞網5月13日電 5月8日,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唐穎一行赴山西省長治市參加深化校地合作暨高位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座談會,并組織研究生骨幹參觀北方大學舊址,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現場學習、實地調研。

       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國務院原副秘書長、十二屆吉林省政協主席江澤林,山西省政協副主席闫晨曦,長治市委書記陳耳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向陽出席座談會。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财經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代表參加。

       唐穎與長治市委組織部就深化校地合作進行交流,并簽訂“共建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實踐基地協議書”,将長治市确定為中國人民大學“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和“理解中國”學術實訓計劃的實踐基地。雙方将充分利用和發揮各自優勢,實現“校地共建、産學共赢”新局面。下一步,研工部将組織更多人大學子深入長治基層開展實崗鍛煉,激勵優秀研究生與黨和國家戰略要求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實現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期間,“治國理政”計劃二期、“未來學者”講師團研究生代表組成調研團,在長治市潞州區、武鄉縣等地尋訪人大辦學舊址、追尋紅色足迹、聆聽紮根基層前輩的教誨,收獲了實地調研的經驗。

       調研團走進位于潞州區馬廠鎮高莊村的北方大學舊址,尋訪當年北方大學師生學習、生活和戰鬥的足迹。同學們親手觸摸了當年的校舍外牆,親自站在當時的教室中,親身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深厚底蘊。

       在聽取了當地政府對舊址的修繕、保護和利用的計劃後,師生們表示十分期待,希望在校地雙方的努力下,盡快建起又一個生動的思政教育實踐課堂。

       在武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大家随着講解員的腳步,邊走邊聽邊看,認真參觀了展陳文物和曆史展闆,一件件浸着革命先烈鮮血的珍貴物件、一張張記錄着偉大時刻的照片、一份份關系生死存亡的文件都默默地講述着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日史,重現了那一段具有深遠影響的峥嵘歲月。

       深入武鄉縣石北鄉義門村、石北村,同學們聆聽老支書講八路軍的戰鬥史,學習了革命領導人做好群衆工作的有用經驗;向農村緻富能手讨教緻富秘訣,了解他們如何通過電商銷售帶動農戶提升收入;與長治市委組織部駐石北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同志交流探讨,更深入地了解了做好基層工作,辦好老百姓的事需要用哪些方法、需要學哪些本領。

       商學院博士生張惠民表示:“北方大學舊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參觀、石北鄉的調研,讓我們親身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感,記憶最深刻的是北方大學舊址的石碑、八路軍的小米加步槍,還有石北鄉的采摘土地承包分配。長治市的實踐是一段非常寶貴的經曆,希望未來可以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這座充滿紅色氣息的城市。”

       财政金融學院博士生易淩雲表示:“在北方大學舊址,我感受到了紅色基因的延續與傳承。作為‘未來學者’講師團的一員,我要把黨的光榮革命傳統和紅色脈絡融入日常的宣講活動中,依托自身專業素養,肩負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努力帶來更精彩的課程内容。”

       統計學院碩士生謝夢智表示:“‘治國理政’計劃的初衷正是培養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實踐本領過硬的青年,為祖國的發展貢獻青年力量。學校與長治市的校地合作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鍛煉機會,我作為一名山西人,非常期待暑期能夠回到家鄉實崗鍛煉,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一路行程、一路收獲,本次調研以最鮮活的方式豐富完善了教學素材,活化理論教學内容,為“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在長治市的開展積累寶貴經驗。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