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新聞網5月21日電 為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5月19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黨組、清華大學黨委主題教育聯學會在中國工程院舉行,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李曉紅,清華大學黨委書記、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邱勇帶領雙方人員共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重點圍繞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行研讨交流。
中央第三十八指導組組長、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秀領,中央第五十三指導組組長、複旦大學黨委原書記焦揚到會指導并講話。中國工程院領導班子成員,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等校領導班子成員,中央第三十八指導組和中央第五十三指導組有關同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有關同志參加集體聯學。會議由李曉紅和邱勇共同主持。
李曉紅指出,本次學習交流會是對這段時間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階段性總結,也是對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取得實實在在成效的“小考”。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根本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必須堅定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這是我們應對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的底氣、最大的保證。
李曉紅表示,要充分認識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2016年“科技三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赢,人民生活賴之以好。”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們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深入思考,堅決打赢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李曉紅強調,要充分發揮院士隊伍在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的創新引領作用。以全面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為抓手,一是讓院士稱号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純潔性本質,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持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作用;二是組織相關領域院士及團隊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生物育種、能源安全、空天技術、深地深海等方面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三是工程院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要求,緊密結合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把真正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人才選出來。
李曉紅表示,工程院與清華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願雙方繼續加強合作,打造院校合作新典範、開創協同創新新局面,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邱勇在總結發言中表示,中國工程院不僅是我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也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團結全國工程技術人才特别是工程院院士、推動工程科技創新發展、深化工程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希望通過此次聯學活動,幫助學校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記“國之大者”,不斷強化服務國家戰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邱勇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到清華大學考察,多次對學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學校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清華大學倍加珍惜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的深切關懷,要以此次主題教育為契機,全面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清華大學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自覺履行使命擔當,落實黨中央關于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重大戰略部署,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論述,邱勇指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清華大學将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完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持續完善大學創新體系,不斷提升解決國家重大問題的能力,勇于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繼續堅持目标導向和自由探索相結合,推進産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期待未來院校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服務國家科技戰略決策,推進科技研發應用,共同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國家工程科技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鐘志華、王辰,清華大學副校長曾嵘、姜培學作重點發言,就推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高層次人才培養談了學習體會。
鐘志華圍繞“為什麼要強調高水平?誰來實現?怎樣實現?”的問題,談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論述的深刻理解。他指出,深化院士制度改革是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關鍵環節,任務艱巨、意義重大,工程院将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完成中央部署的任務要求,不折不扣做好落實。
王辰圍繞“科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談了學習體會。他指出,當今世界,突發重大傳染病、生物安全等全球挑戰突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領域正成為大國科技競争的主戰場,必須抓住機遇,迎難而上,進一步強化醫學教育改革,建設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打造醫學科技創新戰略力量,推動人民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撐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科技創新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曾嵘介紹了學校在建設重大機構平台、布局重大科研項目、優化學科布局、夯實基礎研究、探索有組織科研模式等方面開展的重點工作并指出,我們要努力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的生動實踐,推動清華大學在更高水平上成為國家基礎研究的主力軍與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姜培學從深刻認識研究生高質量培養的基礎性戰略性意義、加強基礎學科和交叉人才培養、探索工程人才培養新模式三方面,介紹了清華大學以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己任,在研究生高質量培養模式中所作的積極探索。他表示,學校将努力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清華力量。
李秀領對會議以聯學促聯動,聯幹促協同的聯組學習方式給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承擔着共同使命的兩家單位,圍繞同一主題開展聯組學習,體現了主題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創新。大家在深入學習理論的同時,注重聯系實際,堅持學以緻用,體現出第一方陣的政治站位和當好科技創新生力軍的初心使命。期待雙方在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湧現出更多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焦揚在點評中表示,聯學會形式新穎、内容豐富,大家結合理論學習體會與本職工作進行深入交流,有理論高度、有實踐深度,充分體現了中國工程院和清華大學領導班子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希望中國工程院與清華大學以聯學會為契機,以推動發展為目标,使理論學習走深走實,真學真用;以聯學促聯動,發揮雙方的優勢,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新作用,在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作出新貢獻,打造校院強強合作的新典範。
聯學會前,與會人員共同參觀了中國工程院“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創造未來”主題展覽,重溫了中國工程院的發展曆程和我國重要工程科技成果,更加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系列重要論述的重大意義。
中國工程院機關各部門和清華大學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聯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