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新聞網7月1日電 6月29日,文化和旅遊部舉辦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2023—2025年)授牌儀式暨研讨交流活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别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遊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回顧總結前一階段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工作情況,研究推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饒權出席活動,為新認定的40家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授牌并講話。北京大學入選文化和旅遊部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2023—2025年),藝術學院、文化産業研究院、國家現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和台灣研究院等四家教學科研單位為承辦機構。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秘書長孫慶偉出席活動,并作了交流發言。
饒權在講話中要求,要充分認識建好用好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的重要意義,立足“外腦”“智囊”定位,結合新時代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紮實推進研究基地建設各項工作;要組織好、開展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遊工作的重要論述研究闡釋,學懂弄通其邏輯體系、内涵要義、實踐要求,轉化為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具體舉措,切實用其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精準錨定研究重點,聚焦行業發展需要及重點難點痛點問題,統籌好研究力量,開展有針對性的系統研究;要持續完善工作機制,按照“統籌規劃、體現特色,精簡高效、務實管用,動态管理、共建共享”原則,完善基地管理機制、交流機制、調查研究機制、成果報送機制;要加強基地自身建設,注重挖掘自身優勢,突出研究專長,發揮專業優勢,培育優秀人才,打造特色品牌;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支持力度,精心謀劃推進,壓實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各項工作上水平、有成果、見成效。
孫慶偉在發言中指出,北京大學此次入選的四家教學科研機構長期深耕文化産業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對外文化交流、兩岸文化交流等領域,既能發揮各自所長,又能緊密合作、取長補短。北京大學在推動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建設過程中,堅持平台建設、打造品牌活動,推動理論創新與應用研究相融合;堅持守正創新、注重傳承發展,積極發揮智庫專家作用;堅持文化本位、堅守中國立場,推動構建中國話語體系。未來,北京大學将更加深入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使命任務,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不斷提升哲學社會科學咨政服務能力,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主任張永新宣讀《文化和旅遊部關于公布“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2023—2025年)”名單的通知》,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宋薇對《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建設管理辦法》作了簡要說明。北京大學國家對外文化交流基地(藝術學院)執行主任林一、國家現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國新、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和文化産業研究院院長向勇參加了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