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成立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07-01浏覽次數:13

  北京大學新聞網6月30日 2023628日下午,北京大學-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黨委書記、館長吳向東,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秘書長孫慶偉出席。參加揭牌儀式的還有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聯合主任、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副館長李宗遠,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聯合主任、北京大學中共黨史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程美東,以及國家文物局和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相關部門負責人,校内相關院系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共70餘人。揭牌儀式由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強世功主持。

  郝平對“北京大學-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的建設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在立德樹人上下功夫。北京大學具有鮮明的紅色基因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革命文物收藏豐富。雙方要在走進革命文物、研究革命文物、闡釋革命文物方面通力合作,進一步拓展革命文物的意義闡釋、影響傳播,服務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二是在協同研究上下功夫。要充分發揮北京大學和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的比較優勢,通過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這一平台有效整合雙方資源,構建起“一家人”的研究格局。三是在人才培養上下功夫。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革命文物、革命史料收藏豐富,展覽、研究水平高,北京大學相關專業教師、學生要積極利用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提供的優質平台,領悟精神、增長學識,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顧玉才指出,北京大學和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的協同共建具有深厚的資源、人才和平台基礎,對共同推動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與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融合發展,探索館校聯合人才培養、學術建設新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吳向東指出,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和北京大學要以協同合作促進文物的有效利用,運用好革命文化的研究成果,把握主題,打造精品展陳,圍繞重大事件、重大節點,講好黨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新時代的故事,共同建設教育人、激勵人、塑造人的“大學校”。

  孫慶偉指出,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和北京大學聯合成立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必将切實發揮雙方優勢,不僅能夠做到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更能進一步研究好、闡釋好革命文物所蘊含的精神内涵,推動廣大幹部群衆從革命文化中汲取滋養、從革命傳統中汲取力量,推動革命文物真正“活起來”。

  郝平、顧玉才、吳向東、孫慶偉、李宗遠、程美東等嘉賓共同為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揭牌。

  程美東圍繞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作為紅色資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高端智庫、革命文化學術交流重要平台和紅色資源共建共享中心的定位,從總體發展目标、組織機制、研究計劃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的建設情況。

  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是權威性、永久性、綜合性的黨史展覽館,是最全面展示中國共産黨曆史文化的文博單位。北京大學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是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是創建中國共産黨的重要基地。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與北京大學都有着一脈相承的紅色基因,雙方通過建立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這個平台,今後在深化中共黨史研究,加強革命文物科學保護,深化研究與闡釋革命文物蘊含的革命精神、思想内涵和時代價值等方面一定能夠精誠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凝聚智慧力量、作出更大貢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