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新聞網7月23日電 7月21日,吉林大學與中國農業銀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中心校區舉行。中國農業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付萬軍,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出席會議并緻辭。會議由校黨委常務副書記馮正玉主持。
姜治瑩指出,舉行合作簽約儀式,集聚銀校優質資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有力之策,是銀校聯動、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突破的務實之舉,是建立銀校合作新機制、新模式的探索之行。他表示,中國農業銀行是我國主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之一,始終堅持誠信立業、穩健行遠的價值觀,緻力于建設經營特色明顯、服務高效便捷、功能齊全協同、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國際一流商業銀行集團。一直以來,銀校雙方共創共赢,互惠互利,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緊密的夥伴關系、務實的聯盟關系。
姜治瑩表示,近年來,中國農業銀行通過投放固定資産和流動資金貸款、發放助學貸款等形式,完善校園金融服務模式,有力助推學校事業發展。農行吉林分行與吉大等單位發起成立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聯盟,已舉辦三屆論壇,成為吉林農業領域的重要學術品牌。特别是吉林疫情暴發期間,農行吉林分行向學校捐贈價值百萬元的防疫物資,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時代擔當,為學校戰勝疫情帶來了豐富的物質基礎保障,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他衷心期盼銀校雙方以本次簽約為契機,進一步聚焦國家戰略需求,進一步發揮銀校雙方優勢,進一步拓展合作廣度深度,不斷加強高水平人才培養,搭建高層次創新平台,推進高質量融合發展,努力讓雙方合作再結新碩果、再譜新篇章。
付萬軍指出,“十四五”期間,農業銀行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突出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軍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銀行兩大定位,主體經營的指标再創新高、客戶的服務面不斷拓寬、服務鄉村振興和實體經濟成效顯著。他表示,農業銀行與吉林大學長期以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各項業務穩健開展。特别是在服務鄉村振興方面,農行與吉林大學相關單位共同發起成立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聯盟,共同探索出鹽堿地改造的大安模式、吉大模式和許多創新成果,為鄉村振興黑土地保護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付萬軍表示,農業銀行将以本次協議簽署為契機,全力支持吉林大學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強化銀校共創,共同服務鄉村振興;強化銀校共建,打造美好智慧校園;強化銀校共享,打造人才交流平台。銀校雙方将在教育培訓、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開展更廣範圍、更深層次的合作。他衷心希望更多的吉大學子學成後選擇到農業銀行幹事創業,施展才華。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新征程上,農業銀行将與吉林大學攜手前行,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吉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共同譜寫“金融+教育”的新篇章。
會上,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利鋒與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機構業務部總經理王延田簽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随後,雙方就推動鄉村振興、助力教育科研、加強社會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戰略合作展開交流。
中國農業銀行吉林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劉世安,總行三農政策與業務創新部總經理段肖磊,吉林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兼長春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孫春國,總行機構業務部事業法人處,吉林大學黨委辦公室、财務處、工會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