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新聞網8月19日電 優勢互補,共同續寫合作新篇;共建共享,攜手開創美好未來。8月18日,吉林大學與長春市總工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勞動教育中心”。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和長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唐鐵生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活動由校黨委副書記韓喜平主持。
簽約儀式上,在姜治瑩、唐鐵生等領導的見證下,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利鋒與長春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黨組成員朱琪代表雙方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本着“優勢互補、互利互惠、講求實效、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的體制機制優勢,将在理論研究、課程建設、職工教育與工會幹部培訓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推動長春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提供人才支撐。
姜治瑩表示,勞動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創造價值的重要源泉,在黨的二十大上,第一次把勞動教育寫入了黨的報告中,充分彰顯了新時代黨和國家對勞動教育的高度重視。當前,我們開展的勞動教育既不是簡單的學工學農,也不是單純掌握勞動方法和技能,而是知識教育的有益補充和擴展,具備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重要作用。作為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陣”,吉林大學始終把勞動教育擺在人才培養的重要位置,将勞動教育納入本科生培養方案,構建“勞動課程+勞模示範+勞動創造”進階式的勞動教育模式,相關成果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姜治瑩希望各位勞模通過課程教授、實踐講授、經曆傳授等方式,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把追求“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着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作為生活常态、成為人生志向;希望廣大師生學先進趕先進,用勞動模範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煥發勞動熱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職業道德,将學習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姜治瑩希望“勞動教育中心”不忘初心、不負期待,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高位統籌推進,積極主動作為,交上滿意答卷。要建好課程、建強隊伍,全力打造勞動教育課程,推進“全國勞模講勞動教育課”制度化、規範化、常态化建設。要示範引領、輻射帶動,聯合省内各高校,牽頭打造勞動教育協同創新、跨界研究、開放運作的理論研究平台、學術交流平台、文獻資料平台、實踐育人平台。要建言獻策、以智輔政,深入開展理論研究,紮實開展工會幹部能力提升培訓,為推動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唐鐵生表示,雙方聯合共建“勞動教育中心”,既是落實省市委強化與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深度合作的實際行動,也是推動長春工會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更是服務全市廣大職工群衆的創新之舉。未來希望雙方建立更加緊密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更好地發揮吉林大學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優勢,為長春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希望“勞動教育中心”的建設,圍繞思想政治引領、工會服務圈建設、技能人才培養、職工教育培訓、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運理論研究等領域,制定更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合作措施和實施項目,推動“會校”合作結出更多豐碩成果。希望結合吉林大學底蘊深厚的學術傳承、多元充沛的平台資源、日益擴大的文化影響,創新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增強勞動教育吸引力,進一步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辦出影響,為更好地推動長春工會改革和建設,助力打好打赢長春振興突破攻堅戰作出應有貢獻。
儀式上,吉林大學學生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劉芙彤,全國勞模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一汽研發總院數控班組高級技師、首席技能大師楊永修先後發言,他們結合成長經曆,表達了用勞模精神築牢理想信念、扛起責任、貢獻力量的誓言。
吉林省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全國勞模、中車長客轉向機制造中心特級技師李萬君,長春市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全國勞模、一汽鑄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李凱軍,長春市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全國勞模、中車長客轉向架事業部高級技師謝元立,全國勞模、中國一汽-大衆焊裝一車間維修工長金濤,全國勞模、中國一汽紅旗制造中心首席技能大師齊嵩宇,全國勞模、長春公交集團西昌汽車公司黨委副書記聶永軍,全國勞模、國網長春供電公司檢修工劉洋,全國勞模、吉林工商學院吉林省飲食文化研究院院長夏金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徐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車長客無損檢測員王麗萍,長春市總工會相關部門及吉林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勞動教育中心師生代表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