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亞洲矽業氨氫新能源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青海西甯成功舉辦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08-31浏覽次數:33

天津大學新聞網8月29日電  2023826日,由天津大學與西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主辦的首屆氨氫儲能與氨氫燃料論壇暨“天津大學-亞洲矽業氨氫新能源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青海省西甯市舉行。青海省西甯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西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南海晏,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體虎博士,天津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産教融合創新平台常務副主任焦魁教授、科研院副院長張赫教授、研究生院非學曆繼續教育管理辦公室主任蔡建爽、分子+研究院副院長劉甯、天津大學-亞洲矽業氨氫新能源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于一夫教授出席儀式,共有來自政府相關部門、高校及科研院所、投資基金及新能源企業等一百餘人參與了此次活動。

“天津大學-亞洲矽業氨氫新能源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是由天津大學分子+研究院與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旨在落實國家建立産學研深度融合技術創新體系戰略,發揮天津大學在氨氫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和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在光伏領域的産業優勢,助力青海省清潔能源産業高地建設。近年來,天津大學分子+研究院圍繞創院院長姚建年院士提出的“新化學、新化工、新産業”發展戰略,緻力于通過精準催化的機理創新,開發低溫低壓合成氨新技術,突破傳統哈伯法合成氨高耗能、高碳排的缺陷,推動氨氫新能源産業鍊的技術創新及産業升級,從而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标貢獻科技力量。目前,研究院科研團隊已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交變外場輔助溫和合成氨新策略,完成了低溫、低壓、規模化合成氨中試,在青海省建設全球首條包含氨氫新能源完整産業鍊的工程示範項目。在Nature ChemistryNature CatalysisNature Synthesis等期刊發表氨氫新能源領域論文50餘篇,授權專利20餘件。

本次論壇主題為“氨氫儲能與氨氫燃料的産業技術路線及經濟性研讨”,緊密圍繞氨氫生産、儲運與氨氫燃料應用這一全新清潔能源産業模式展開分享與讨論,深度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制綠氫、綠氫合成液态綠氨、液态綠氨長時儲存、液态綠氨遠距離輸運、液态綠氨裂解制氫、綠色氨氫燃料應用六大氨氫新能源主要環節的産業技術路線及經濟性,為政、學、研、産、投資等各界提供了高質量可再生能源儲運及應用主題交流平台,對氨氫新能源産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引領作用。

來自天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佛山仙湖實驗室氨氫新能源工業窯爐零碳燃燒技術研發中心、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河鋼材料技術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北京質子動力發電技術有限公司的十位專家學者作了專題報告。其中,天津大學分子+研究院于一夫教授、機械工程學院王赫陽教授、先進内燃動力全國重點實驗室邬斌揚教授、理學院博士生張寶順,分别做了題為“雙碳目标下綠氨儲氫/儲能的現狀、機遇與挑戰”、“燃煤鍋爐混氨燃燒機理與技術研究”、“氨燃料發動機研究現狀與未來發展”、“溫和合成氨與高效氨裂解”的專題報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