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大學新聞網8月29日電 8月28日上午,複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指導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邯鄲校區召開。複旦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續簽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協議,簽署國際金融聯合研究中心協議,共同推進兩校、内地與港澳台之間的合作交流,服務滬港兩地發展。
複旦大學校長金力,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常務副校長陳金樑,副校長陳偉儀見證簽約。複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與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岑美霞續簽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協議,複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錢軍與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主任宋铮代表雙方簽署共建國際金融聯合研究中心框架協議。
段崇智向複旦大學長期以來對香港中文大學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兩校的合作交流曆史悠久,在複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指導委員會框架下,雙方的合作更加有序,也有新的合作項目開展。港中大正在實施“2025策略計劃”,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在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一體化地區加強發展動力,融入内地經濟、教育與科技日益發展進程,把握地區發展機遇,加強與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他希望,雙方有效地實現多學科的交叉融合,促進共同發展和重大成果産生,開展學科戰略合作與人才培養,在智庫建設及教育等各個層面進行合作。
金力向段崇智一行來訪表示歡迎。香港中文大學是複旦在香港地區最為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複旦大學的優勢在于基礎研究,當前正處于紮根中國大地、争創世界頂尖,努力奮進建設“第一個複旦”的新征程。與此同時,港中大也正在積極實施“2025策略計劃”,不斷融貫東西、固本培元、變革求進。相信在共同的發展目标下,兩校必定攜手并行,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上行穩緻遠、共同進步,互相賦能,助力滬港兩地發展,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香港融入祖國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簽署2份合作協議,更好服務滬港兩地發展
根據續簽的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協議,雙方将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聯合研究重大戰略性、前瞻性、緊迫性課題,向政府部門和企業機構等提供政策性建議,為地區和國家整體謀求更大的福利,提升大學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提高兩校作為綜合性大學的研究水平,進一步發揮兩校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方式和成長環境方面的典範作用,積累大學服務社會的經驗,利用聯合研究所這樣的民間智囊組織和多學科聯合攻關的機制,專業研究和綜合研究相結合,為上海和香港經濟持續繁榮和社會和諧進步作出貢獻。早在2001年1月,複旦與香港中文大學就聯合成立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推動了滬港兩地相關領域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
根據共建協議,雙方将建設國際金融聯合研究中心,發揮複旦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研究優勢,整合各自的學科實力以及資源的優勢,開展國際金融的創新性研究,以拓展理論前沿,促進彼此在相關領域的研究與發展,培養相關學科的專業人才,服務上海和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合作的國家戰略。
自2015年起,兩校成立合作指導委員會,嘗試和推進各種合作項目。近年來,開啟生命科學與醫學、旅遊管理、國際金融等重要領域的合作。會上,雙方聽取合作指導委員會報告,了解目前的合作項目進展,挖掘尚可優化的潛力和空間,利用雙方的優質資源,進一步發揮兩校各自的研究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