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化引領高等教育新未來
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夏立新
7月31日在世界大學校長論壇上的報告
今天很高興參加這次論壇,與各位來自于世界不同地區的大學校長深入探讨高等教育數字化的重大問題。在這裡,我願意和各位同事分享一下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一些基本認識、實踐經驗和未來展望。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已經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産和生存方式,改變了人與世界的關系。從高等教育的育人方式來看,正在從以知識為主轉向能力、價值、素養并重,尤其是以ChatGPT為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推動教育場景轉向“人人、人機交互”。從高等教育的自身發展需求來看,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把人才培養放在了關鍵位置,關注高校自身的質量保障體系和産出成效,這就要求高等教育進一步轉變理念,以數字教育發展為切入口,從過去外延式發展轉變為以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為核心的内涵式發展。
早在本世紀初,華中師範大學就超前布局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研究領域。2020年,我們制定了實施學校教育信息化2.0規劃。2020年12月,我們确立了建設教師教育領先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目标,提出“堅持以信息化助推現代化,搶占教育信息化制高點,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高峰”。2021年初,又成立了“數字華師”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教育數字化工作。
二十餘年來,華中師範大學以數字化賦能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全面推進教育數字化,為建設學習型社會貢獻華師力量,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第一是以人才培養為根本,構建了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新體系。我們構建了“雲端一體化、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教學新模式。實施智能育人環境構築行動,有效推動教育場景智能化變革。自主研發“小雅”智能教學平台,為師生提供泛在的混合式教與學環境,伴随式采集教學過程數據,助力備、教、學、測、評、督、管全流程的數據化。研發智能督導系統,助力精準教研和教師培訓。實施“一體三化”師範生培養模式改革,打造智能化、沉浸式教師教育實訓平台,提升師範生教學實踐能力。
第二是以需求為導向,打造了支撐數字化轉型的科學研究新高地。早在2004年,華中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專業就獲批了本領域首個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2020年,我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學部”,整合教育學、心理學、信息科學等學科,打造以2個國家級平台為核心、1個高端智庫和9個省部級平台為支撐的平台群,着力構建智能教育領域的基礎理論創新、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示範的科技創新體系。此外,學校履行重點師範大學責任擔當,聯合高校、政府、企業、中小學校,形成協同創新模式,建立産學研應用推廣基地,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第三是以“數字華師”建設為統領,探索了現代大學管理與服務新模式。構建“數據驅動、業務融合”的全過程項目管理機制、多層協調推進機制。建成華中師範大學智慧運行中心,實施數據治理工程,搭建融合業務流程的數據中台和校園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基于校園大數據的決策分析系統,有效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數字化将為高等教育帶來無限潛能與全新願景,必将改變高等教育的組織結構、要素關系、功能效用、文化形态和價值主張,全面實現更開放、更融合、更有韌性的高等教育新形态!
來源:中國高等教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