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學的學術責任與創新發展
新南威爾士大學副校長科林·格蘭特(Colin Grant)
7月31日在世界大學校長論壇上的報告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邀請我在此次會議上發言。我曾經來過北京,這是一個擁有悠久曆史和現代魅力的城市。今天,我想分享一些觀點和大家交流。
每一所大學的目标不同,但是願景有相同之處,即無論教學還是研究,都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知識的更新,這也是大學的學術責任。我們希望研究者、教師或者學生能夠展現出學術責任能力和知識探索能力,特别是希望從中培養出未來的領導人。在我看來,這些需求來源于與合作夥伴的互動交流。
創新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也是所有大學都應該充分思考的話題。到底什麼是創新發展?創新實際上是把新的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創新如同大學的基因,應該被用于研究、教學和解決問題,也應該被用于指導我們如何去做事、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務工作等。我們必須确保新事物能夠産生影響,而且要思考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否可以開展合作。
那麼,如何在變化的時代中,找到解決全球人民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的方案呢?首先,要追求卓越,保證高質量成果。例如,很多大學會面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性發展等亟需解決的問題,在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開展全球合作。為了共同應對這些問題,新南威爾士大學在2020年成立了國際大學氣候聯盟,聯盟成員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50多所大學,聯盟旨在促進研究經驗或知識的分享。通過聯盟活動,我們可以了解到各個大學如何在共同承擔學術責任的背景下,完成不同的研究任務。我認為,各個大學合作夥伴關系的深化,對于應對并最終解決全球性挑戰至關重要。
其次,我校校長兩個月前訪問中國時,在許多談話中強調如何将我們的合作重點放在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相關的領域,從而确保我們的夥伴關系不僅造福于我們自己國家的本國人民,而且可以為全人類帶來福祉。可持續發展目标為我們追求創新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框架,使我們的研究可以帶來更大的價值;能夠提高群衆、社區以及組織的韌性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聯系,在社區與機構之間建立信任;支持本科生和研究生将自己的想法發展成可能帶來非凡影響的初創企業,推動建立跨國合作團隊和合作夥伴關系。
最後,我想介紹一下5年前成立的新南威爾士大學(宜興)環境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是我校在澳大利亞之外設立的第一個研究中心,由新南威爾士大學與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共同建立,聚焦創新型環保技術科研與産業化開發。我們正在共同為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工業,乃至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和支持。澳大利亞許多社區也參與了提供安全灌溉水和飲用水的項目,從中受益頗多。總之,我認為新南威爾士大學(宜興)環境技術創新中心的建立有效地說明了合作、創新以及大學應該給世界帶來積極影響的責任。我們需要開展更多富有意義的對話,并加強産學研方面的合作,為世界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謝謝!
來源:中國高等教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