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科大首屆“楊叔子班”成立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09-08浏覽次數:13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網9月5日電  科學人文總相宜,大先生風範長存。9月5日,楊叔子院士誕辰90周年紀念會在機械學院舉行,會後在龍泉山舉行楊叔子院士墓碑落成儀式。楊叔子院士夫人徐輝碧教授,副省長邵新宇院士,校長尤政院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丁漢院士等參加活動。紀念會由機械學院黨委書記張芬主持。


楊叔子院士是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機械工程專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華中理工大學校長、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先行者。

機械學院院長尹周平教授代表學院緻辭,回顧了楊叔子院士為學院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表示在楊叔子院士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機械學院正蓬勃發展,我們要瞄準建設世界一流機械工程學科目标,勇擔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丁漢院士在講話中表示,楊叔子院士開拓進取、勇攀科研高峰,甘為人梯、獎掖後學,待人謙和、認真負責,是我們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榜樣,我們要傳承楊老師的精神,為國家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服務制造強國戰略。

九江市政府駐武漢辦事處主任盧禮敏作為楊叔子院士家鄉政府代表發言,深切表達家鄉人民對楊叔子院士的敬仰和緬懷之情,對楊叔子院士關心支持家鄉發展建設表示衷心感謝。

校友代表,湖北開放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鐘毓甯教授在講話中回憶了在楊叔子院士的教誨下學習成長的經曆,對楊叔子院士潛心育人、淡薄名利的高尚師德表示由衷的欽佩與感謝。

楊叔子院士學生代表、機械學院史鐵林教授在發言中表示,楊老師一生給我們留下許多不朽的财富。楊叔子院士箴言“人生在勤,貴在堅持;敢于開拓,善于創新;尊重他人,依靠集體;理想崇高,自強不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副主任劉金仿表示,楊叔子院士在我國理工科高校首倡并大力推進文化素質教育,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産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們要持續開展文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為了傳承楊叔子院士“科學人文總相宜”的教育理念,弘揚踐行楊叔子院士的先進事迹和寶貴精神,在楊叔子教育基金和有關方面的關心支持下,機械學院成立“楊叔子班”。首屆“楊叔子班”成員來自校内9個學院,共33人,同時獲評楊叔子獎學金。

楊叔子院士夫人徐輝碧教授在講話中表示,楊叔子是在黨的長期培育和傳統文化的滋養下成長的,他一生勤奮、創新、團結、愛國。希望“楊叔子班”的同學能夠體味其中内涵。随後,徐輝碧教授為“楊叔子班”授旗,并贈送楊叔子院士箴言。

機械學院22級博士生徐文韬作為首屆“楊叔子班”成員代表講話,表示将繼承楊老師遺志,秉持科學精神,增強人文素養,努力學習,全面發展,将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将人文精神踐行在日常行動中。

楊叔子院士出生于詩禮之家,受到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經常賦詩言志詠懷,詩作極豐。“楊叔子班”的同學們朗誦了部分詩作。


尤政校長在總結講話中深情回憶了自己在學習工作中受楊叔子院士教誨指導的經曆。他指出,楊叔子院士把畢生精力獻給了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為學校的建設和跨越式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楊叔子院士是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大先生”,我們要傳承學校優良辦學傳統,弘揚楊叔子院士的科學精神、教育思想和人文情懷,促進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内涵式發展。

相關職能部門和兄弟院系代表,全體院領導,楊叔子院士親友、學生代表,機械學院師生代表,首屆“楊叔子班”成員等參加紀念會。會後,與會來賓和師生代表前往龍泉山孝恩園,參加楊叔子院士墓碑落成儀式并敬獻鮮花。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