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新聞網9月16日電 9月13日下午2時,由人口研究所、體育教研部、校醫院、護理學院、智能學院聯合籌建的北京大學“成功老齡服務社會創新教學實驗室”在第二體育館體醫融合創新實驗室召開申報論證會。出席論證會的學校聯合論證組領導有: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副部長周勇義、社會科學部副部長郭琳、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綜合辦主任張媛、社會科學部基地辦主任劉睿。實驗室與會人員有: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黨委副書記王東敏、北京大學醫院内科主任李衛菊、北京大學護理學院助理研究員周偉嬌、北京大學智能學院碩士研究生王家文及實驗室部分成員。會議由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陳功主持。
陳功介紹了五個學科共建實驗室的時代背景、現實意義、教學科研任務、現有資源、科研成果等概況。他表示,五個學科共建後,實驗室将圍繞服務國家重大人口戰略,把思政課程、勞動教育等可供全校學生通選的内容納入實驗室教學體系,以北大的人文情懷為基調,打造政産學研用五位一體的多學科實驗平台。屆時實驗室設備、課程将面向全校本科生開放。
學校聯合論證組圍繞實驗室建設内容、現有課程、科研産出等方面與實驗室創建團隊展開了讨論,雙方就成功老齡服務社會創新教學實驗室建立後的進一步教學科研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郭琳表示,社科部一向支持多學科交叉的文科試驗平台建設,實驗室建立後,要從老齡服務角度推動學校新文科發展。郭琳希望實驗室發揮自身優勢,區别于學校原有的實體科研機構,以創新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實現五個學科的共同發展。
周勇義表示,實驗室是北大新文科、新醫科、新工科進一步交叉融合的産物。未來實驗室的發展,要突破過去的傳統模式,将五個學科深度打通,建立服務全校的教學科研公共平台。作為學校實驗室的運行管理部門,設備部将對實驗室今後的運轉和發展提供支持。他希望,合作的五方能夠将分散的實驗空間逐步集中,通過聯合平台的建立,拓展新的學科增長點。他還介紹了學校虛拟仿真平台的成立過程和運行情況,希望實驗室建成後可以将虛拟仿真平台等校級平台納入合作的範疇,充分利用學校資源。
陳功代表實驗室團隊對學校聯合論證組表示感謝。他表示,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了應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五個學科聯合共建,在優勢互補中形成合力,依托聯合實驗室進行創新和探索,通過網絡搭建平台,資源共享、課程互通,最終實現服務全校學生、造福當代老年人的共同願景。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社會科學部分别表示,他們全力支持實驗室的成立,在學校予以備案,通過科學規範的管理,進一步提升實驗室的建設水平,并希望實驗室做強做大後,積極承擔全校教學科研任務,增進院系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