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新聞網9月24日電 9月24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2023産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舉行。來自各高校院所、知名企業的專家學者相聚太湖之濱、莊裡山畔,共同探讨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本次大會以“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為主題,标志着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全面正式啟用。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AG真人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商務部原部長、南京大學校友陳德銘,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沈瑩,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儲永宏,省政府黨組成員趙岩,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談哲敏等出席大會。
談哲敏主持大會開幕式。全體與會人員面向五星紅旗行注目禮,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本次大會展示的國旗曾于2002年5月20日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在天安門廣場升起,後于2012年建校110周年之時由天安門國旗護衛隊護送至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并保存。今年,在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正式啟用的新起點,這面具有特殊意義的國旗來到南大人的新家園,引領百廿南大開啟新的征程。主題片《百廿南雍到姑蘇》帶領大家一同回顧了2019年以來名城名校的合作曆程和初步成果。
信長星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對AG真人一直以來給予江蘇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向南大全體師生員工緻以誠摯問候。他說,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對江蘇工作發表重要講話,首先強調的都是科技創新,殷切期望江蘇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南京大院大所多,蘇州知名企業多,完全能夠輻射帶動各類創新要素暢流融彙,與全省其他城市一道,共同推動産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形起勢。信長星指出,縱觀古今中外,每一座經濟發達和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其閃亮的“大學名片”。名城因名校而群賢畢至、人傑地靈,名校因名城而滋育涵養、根深葉茂。南大是向世界一流加速奮進的百年名校,蘇州是世界聞名的曆史文化名城、制造業名城、開放創新名城。希望南大和蘇州圍繞形成新質生産力實現“雙向奔赴”,強化戰略對接、校地協同,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着力搶占發展新賽道;圍繞培育高層次人才實現“雙向奔赴”,高水平建設新興交叉學科群,培養更多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圍繞打造良好創新生态實現“雙向奔赴”,深化科技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營造更加優越的創新生态,催生更多重大科技成果,實現更加充分的轉化應用;圍繞踐行人文經濟學實現“雙向奔赴”,建設既有時尚科技範、又有濃厚人文氣息的新校區,讓科創與人文齊飛、傳統與現代共美,為蘇州增添新的人文景觀。信長星希望廣大師生始終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着,撲下身子做學問,瞄準前沿攀高峰,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孫堯在講話中對大會召開和南京大學辦學發展迎來新開端表示祝賀。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發表的重要講話,既為江蘇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為南京大學深度融入、積極服務江蘇發展提供了遵循。希望南大對标國際一流,以蘇州校區為重要增長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高水平科研設施建設,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未來發展不斷優化學科布局,為實現教育強國目标作出更大貢獻。
譚鐵牛在緻辭中指出,從虎踞龍盤的金陵城到人間天堂的平江府,百廿南大深沉隽永的報國情懷、曆久彌新的誠樸精神、矢志不渝的卓越追求始終不變。我們要讓蘇州校區成為發展壯大新工科的主陣地、實現跨越發展的新引擎、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培養産業科技拔尖創新人才的新平台、吸引全球優秀人才的聚集地。南京大學必将繼續與蘇州一道以奮發之姿共赴新的“趕考”之路,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曹路寶指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強國戰略的重要交彙點,是科技第一生産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蘇州校區必将開創蘇州高質量發展、南京大學内涵式發展新局面。蘇州将一如既往服務好校區建設,希望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立足“南大所長、蘇州所需”,強化“新工科”特色優勢,與蘇州深化合作,共同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不斷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源頭貢獻力。
談哲敏指出,南京大學将充分利用蘇州校區建設這一機遇,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進步大方向和全球産業變革大趨勢,緊密對接國家與區域發展需求,着力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大力推動産學研協同創新,助力我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助力江蘇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助力蘇州的産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更好地推動一批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成果落地,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打造“南大-蘇州”樣闆。
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文指出,建設高水平大學是促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彙發展的有效方式,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全面正式啟用為蘇州未來發展帶來了無限的憧憬和希望。近年來,蘇州積極探索創新轉型,打造創新人才荟萃、創新主體集聚、創新活力迸發、創新成果有為的開放包容的産業科技創新環境。今後,蘇州将緻力于更好地服務南京大學在蘇州的科技創新,與南京大學攜手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我們來了!”作為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的主人翁,建設和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學生代表們滿懷對新校區生活的憧憬,發出“奮進有我,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教授朱嘉作為蘇州校區教師代表發言。他表示,作為一名留學歸國青年學者,自己将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将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圍繞氫能儲能、光電光熱等碳中和前沿領域,服務國家戰略,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南大智慧和力量。
主旨報告環節由南京大學副校長陸延青主持。陳德銘,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蘇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南平,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中國移動副總經理高同慶,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朱愛勳為師生們帶來精彩報告。
陳德銘認為,大學的核心功能是培養人才,建設開放式大學有助于更好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對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南京大學在蘇州建設新校區,要注重用好各類資源,深化開放式辦學,積極與海内外、産業界、知名高校及社會各界交流互鑒、合作創新,在開放前沿辦好開放式大學校區。
徐南平深入分析了碳中和科技創新的技術競争焦點、技術發展重點、技術研發重點,并表示,蘇州實驗室未來将與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深度合作,開展相關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共同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薛瀾介紹了全球科創中心指數相關研究成果,認為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将促進區域協同,促進南京蘇州雙城互補,同時在校、地、企齊心協力下,在良好創新生态浸潤下,校區将發揮創新人才隊伍、創新聯盟的網絡效應。
高同慶表示,我國數字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呈現“量質齊升”發展态勢,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我國信息通信産業要擔當新使命,築牢數字經濟基礎、打造創新發展引擎、增強産業升級推動力,成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堅實支撐。
朱愛勳表示,面向未來,要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強省之要,突出創新戰略地位,全面實施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行動方案,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奠定堅實基礎。
會上發布了《南京大學2023産業科技創新倡議書》,呼籲社會各界同仁攜手前行,共同增強科教報國的自覺性、使命感,在報國為民上全力履行“先鋒隊”責任;共同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科技支撐上全力彰顯“動力源”擔當;共同促進産業強鍊補鍊延鍊,在産業支撐上全力激發“助推器”效能;共同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在人才支撐上全力發揮“強磁場”作用,把握世界科技進步大方向、全球産業發展大趨勢,助力江蘇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
當天,大會還組織了智能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雙碳與新能源、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六個方向的專題分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術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和讨論。
出席大會的還有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馬餘強,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韓星臣、洪銀興、胡金波,南京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駿、呂建,AG真人娱乐首页原黨委書記郭廣銀,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定強、方成、陳洪淵、鄭有炓、都有為、祝世甯、崔向群、楊經綏、顧甯,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任洪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曆史學部主任王巍,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丁帆、周曉虹,AG真人、江蘇省委省政府、蘇州市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部分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同仁,企業、校友校董,在校領導班子成員,師生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