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9月22日電 近日,媒體記者從9月20日下午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的“縱深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落實”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國内首所空天信息大學獲得批準,并正在濟南落地籌建。
據介紹,空天信息大學的籌建将帶動1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3家省實驗室的發展,加強了科技創新體系,助力了植物基因編輯、碳化矽材料、高功率芯片等領域的技術進步。
2021年3月1日,在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提到籌建空天信息大學。2021年10月 2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印發山東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提到籌建空天信息大學納入到山東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2023年2月23日,濟南市章丘區新聞中再次提到空天信息大學的籌建 。2023年2月28日上午,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明會見空天信息大學(籌)内涵建設工作專班主任,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吳一戎,提到了加快推進空天信息大學籌建工作。
吳一戎,1963年生于北京,1981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學,先後獲學士和碩士學位,在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電子電氣與通信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第十六屆常委會副主任,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召集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入選者,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微波成像技術以及大型遙感地面處理系統的設計和研制工作,近十年又在推動國家航空遙感系統的建設與發展。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簡稱“空天院”)在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光電研究院的基礎上整合組建。這是中國科學院黨組順應黨中央對科技機構改革的總要求,實施“率先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其中,電子學研究所創建于1956年,為我國第一個綜合型電子與信息科學研究所;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于2012年在原遙感應用研究所(1979年)、對地觀測中心(2007年)基礎上組建,為我國遙感科學與綜合應用技術研究機構;光電研究院組建于2003年,是光電工程、航天航空和應用科技等三個主要領域兼具總體管理與技術總體職能的高技術研究單位。截至2023年3月,空天院現有職工3984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300餘人,傑青10人、優青8人,國家高層次人才30餘人,科研攻關領軍與骨幹人才300餘人,中國科學院青促會、空天院未來之星等青年人才200餘人。承辦中國科學院大學電子電氣與通信工程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光電學院,在讀研究生1800餘人。未來,空天院将進一步建設強大的空天信息研究團隊,成為引領我國空天信息領域創新發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建設中國科學院大學電子學院和光電學院,形成科教融合教育科研新機制,成為國内排名第一、國際排名前列的培養光電與空天信息類高端人才的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