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10月10日電 10月8日下午,“2023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論壇(University Alliance of the Silk Road 2023)”校長論壇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新港報告廳舉辦。來自全球36所高校的50位大學校長及代表就“新技術革命背景下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創新(Developments and Innov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an Era of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主題,開展深入交流與研讨。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牛津大學前常務副校長伊萬·麥肯德裡克、莫斯科動力工程學院校長尼古拉·羅加列夫、塔什幹信息技術大學校長巴赫蒂約爾·馬卡莫夫、山梨學院大學理事長古屋光司、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校長占塞伊特·圖伊梅巴耶夫、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校長賈維德·馬哈茂德·布哈裡及秘魯應用科技大學校長愛德華·布羅卡爾特作主題報告。
王樹國在報告中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産生了極大的沖擊與影響,高等教育面臨重大挑戰。一是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帶來的巨大沖擊,傳統知識傳授模式不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二是能源危機與環境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一所大學能夠獨立解決,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對。三是文明交融與沖突并行,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創建,正是秉持了和平合作、互學互鑒的初心。希望通過聯盟紐帶,攜手共進,面向未來。
宋永華圍繞“數字時代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創新”主題展開論述。他表示,在線課程的開展、智慧校園的治理、學科的交叉融合是未來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必須面對的變革。
伊萬·麥肯德裡克表示,當今世界顯現碎片化趨勢,各種沖突此起彼伏。而大學的宗旨與願景是促進理解與交流,推動對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全人類和平友好的重要紐帶。現代大學越來越重要的特點,就是他們能夠關注世界面臨的挑戰,促進甚至是驅動創新的發展。
尼古拉·羅加列夫從“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創始成員及常務理事單位成員角度,回顧了學校積極參與聯盟活動的曆史,并希望能夠與盟員之間開展更深入與更廣泛的合作。
巴赫蒂約爾·馬卡莫夫表示,期望在“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框架下豐富與中國大學合作形式,開拓更廣闊的合作空間與領域。
古屋光司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世界各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通過教育合作,在技術不斷變革的時代培養具備強大适應力的人才。
占塞伊特·圖伊梅巴耶夫表示,“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是重要的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在發展絲綢之路共同價值觀上,聯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通過知識的傳授、科技的進步,相信合作能夠為新的絲綢之路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賈維德·馬哈茂德·布哈裡重點分享了該校在應對數字化潮流、建立數字連接平台、推動跨學科研究的舉措。
愛德華·布羅卡爾特表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帶給人類颠覆性變化。大學應适應社會發展潮流,變革教育模式,發揮人工智能優勢,做好人才培養工作。
主題報告環節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甄良主持。
随後,與會嘉賓圍繞産教融合與創新人才培養、數字技術與高等教育革新、學科交叉與知識體系重構、“一帶一路”教育合作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氣候變化、能源革命與人類可持續發展五個分論題展開了深入研讨。
埃及本哈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意大利比薩聖安娜大學、中國國網技術學院、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IT大學、 塔什幹國立交通大學、哈薩克斯坦國立師範大學、土庫曼斯坦國際人文發展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吉爾吉斯國際大學、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利物浦大學、烏茲别克斯坦撒馬爾罕國立大學、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管理大學、古巴哈瓦那大學、聖彼得堡國立亞曆山大一世交通大學、香港大學、哈薩克斯坦裡海大學、加拿大女王大學、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哈薩克斯坦對外政治研究院校長及高級管理人員參加讨論。
聯盟輪值主席單位、米蘭理工大學校長代表、西安交大-米蘭理工大學聯合設計與創新學院常務副院長塞爾吉奧·皮格納主持會議論壇讨論環節。
在論壇閉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光緻閉幕辭,并舉辦了輪值主席授旗儀式。經“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常務理事會讨論決議,香港理工大學擔任下屆聯盟輪值主席。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羅璇從聯盟理事長單位代表、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光手中接過聯盟會旗,并表示香港理工大學将做好相關工作,推動聯盟健康可持續發展。
“2023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論壇得到了AG真人、陝西省的大力指導與支持。截至論壇閉幕,共有23個國家和地區的58所大學(境外38所、境内20所)校長及代表,以及世界貿易組織高級官員、海内外知名學者共160餘人參加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