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國際建築科技大會在西安舉行

23個國家45所高校成立絲路國際建築科技大學聯盟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10-24浏覽次數:10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新聞網10月20日電  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建築科技領域綠色發展國際交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10月20日,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主辦的絲路國際建築科技大會在西安舉行,來自絲路沿線23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以“共築人類美好家園”為主題開展交流合作。

陝西省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孫科,AG真人科技與信息化司副司長李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标準定額司二級巡視員陳新,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建築設計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小東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綠色建築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加平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壩道工程醫院院長、黃河實驗室主任、中山大學/鄭州大學王複明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原主任、總工程師陳軍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AG真人娱乐首页劉加平教授,陝西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樹聲,陝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張曉峰,陝西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趙新勇,陝西省科技廳副廳長韓開興,陝西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高進孝,陝西省科協常務副主席李肇娥,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中國建設教育協會、陝西省土木建築學會有關負責同志,校黨委書記朱曉渭、校長趙祥模等出席。絲路國際建築科技大學聯盟成員單位、兄弟高校、友好企業單位代表及學校師生代表300餘人參加會議。

孫科在緻辭中代表陝西省向大會的順利開幕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萬裡絲路,跨越古今,橫貫東西。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絲路沿線各國高校領導學者、建築科技領域高水平專家雲集西安,圍繞“共築人類美好家園”這一主題,聚焦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文化傳承、社會服務等問題,進行深度交流探讨,共同為促進建築科技行業進步、增進絲路沿線人民福祉、建設人類美好人居環境貢獻力量,正是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實踐。希望大家充分交流思想,建立合作機制,共同探索推進産學研協同創新的新模式,真正促進教育鍊與人才鍊、創新鍊、産業鍊有機銜接,為絲路沿線美好人居環境建設提供真知灼見,為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李楠在緻辭中代表AG真人對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發展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絲路沿線國家互連互通需要大量建築類人才、尖端科技人才支撐,本次大會以“共築美好人類家園”為主題,圍繞建築科技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開展交流研讨,必将為絲路沿線國家激發新的增長動力,對于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開放合作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基本特征,也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成功之道,高等教育變革與創新需要在交流中尋求合作,在合作中尋求突破,在突破中尋求發展。希望聯盟成員在創新合作模式、拉緊合作紐帶、産出合作成果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深入交流,深化合作,為共同繪就“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合作的美好前景貢獻更大的力量。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在視頻緻辭中說,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結出豐碩成果,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影響力、感召力愈發凸顯。從城鄉建設領域看,适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實現綠色健康安全的可持續發展,共建更加清潔美麗生态的人居環境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期待各位專家學者以此次大會為契機,深入探讨建築科技前沿的發展難題,凝練更多學術研究和科技攻關方向,持續深化全方位務實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共建人類美好人居環境,為增進絲路沿線人民福祉作出更大的貢獻。

朱曉渭代表學校對參加此次大會的國内外來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與絲路沿線建築類高校的友誼源遠流長。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滾滾,人類知識更新空前加快,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作為建築類大學,在促進科技合作、共建美好家園、增進人類福祉方面,面臨共同的挑戰、有着共同的使命。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願與絲路沿線建築類高校一道,秉承“發展優先、普惠包容、創新驅動”的理念,立足絲路沿線國家不同國情,圍繞絲路沿線城鎮化建設實踐,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學科建設等方面,全面深化務實合作,共享知識資源、促進知識流動、推動理論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将“聯盟”建設成為絲路沿線建築科技知識高地、信息中樞和人才沃土,服務絲路沿線城鄉建設,改善絲路沿線民生福祉,推動絲綢之路繁榮,為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交融、豐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大會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發起成立“絲路國際建築科技大學聯盟”,并通過了聯盟章程、聯盟五年行動計劃和《西安共識》等重要文件。首批加入聯盟的共有45所高校,其中外方成員包括絲路沿線的22個國家的32所高校,中方成員包括13所高校。根據章程,聯盟将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赢”的絲路精神,遵循“發展優先、普惠包容、創新驅動”理念,立足絲路沿線國家不同國情,圍繞絲路沿線城鎮化建設實踐,加強校際交流,開展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文化交流、政策研究、社會服務等,攜手共築人類美好家園。

會上,學校與外方成員代表共同按下各自學校徽标,趙祥模宣布聯盟成立并為聯盟成員單位授牌。

作為本次絲路國際建築科技大會的重要成果之一,大會發布《絲路國際建築科技發展報告》和《西部絲路沿線城鎮人居環境綠色發展報告》。兩項成果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絲路國際建築科技研究中心及劉加平院士團隊經廣泛調研、科學統計與分析組織編寫,分别介紹了絲路沿線國家建築科技發展現狀、中國西部城鎮人居環境綠色發展特征與經驗。王小東院士、劉加平院士、趙祥模共同發布了兩部學術成果。

大會還舉行了智能建造未來産業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該研究院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與中建絲路建設投資集團共同組建,旨在加強産學研合作,推進綠色建築和智能建造發展。

開幕式後,大會舉行了主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壩道工程醫院院長、黃河實驗室(河南)主任王複明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AG真人娱乐首页劉加平教授,俄羅斯建築與建設科學院院士、副主席、莫斯科國立建築大學校長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阿基莫夫,波黑莫斯塔爾大學副校長伊沃·喬拉克教授分别以“地下工程水災變防控技術的發展與‘工程醫院’建設進展”“土木工程材料研究與應用新進展”“俄羅斯可持續城市發展的當代趨勢”“莫斯塔爾大學的發展帶動城市更新”為題作主旨報告。

在當日下午舉行的主旨報告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趙祥模教授,山東建築大學校長于德湖教授,烏茲别克斯坦撒馬爾罕國立大學校長卡穆拉多夫·魯斯坦·伊波拉基莫維奇教授,戈梅利國立技術大學副校長博伊卡·安德烈教授,蒙古科技大學副校長喬爾蒙巴托·丹珠教授,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趙元超,國際水協會(IWA)傑出會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王曉昌教授分别作了報告。

趙祥模教授在題為“共築人類美好家園願景下建築科技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的主旨報告中指出,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日益凸顯,建築科技人才培養面臨着轉型發展及多元文化需要。面向未來,培養具有深厚家國情懷、寬廣國際視野、多元學科背景、一流創新能力的複合型建築科技人才,将是建築類高校人才培養改革的重點和趨勢。近年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錨定“雙一流”目标,秉承“學術立校、自強報國”辦學理念,提出“強基礎、強鍊群、強引擎、強團隊”的發展戰略,全力推進“智能+、綠色+、健康+、國際+”轉型發展,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取得重大進展。面向新時代,學校願與絲路沿線建築科技類高校在推進科技聯合攻關、開展人才聯合培養、推動師資交流合作、加強文化交流互動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為世界建築科技創新、美好人居環境建設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絲路國際建築科技大會舉辦期間,學校還舉行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人居環境生态科學與工程國際論壇、絲路國際藝術與設計論壇、大遺址保護利用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創新發展論壇、絲路國際建築院校合作論壇、絲路國際人才培養與就業論壇及蘇南工專建築科辦學100周年紀念活動等多場分論壇及專題活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