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11月4日電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研讨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學系成立大會舉辦。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國防大學、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複旦大學、吉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陝西師範大學、外交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防科技大學、山東大學、華僑大學、鄭州大學、新疆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近50位專家學者發言并參與讨論。
林尚立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自主創造的重要知識概念與理論維度,充分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戰略文化與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對世界的貢獻。
林尚立指出,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要立足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拓展學術研究領域、培養新型人才的定位,把握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國家發展與世界秩序作出貢獻;強調多學科融合發展,以國家安全為方向促進研究融合,逐步建構起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加強人才培育,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和理論基礎的現實急需的國家安全人才。希望與兄弟院校共同協作,将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學建設成具有國際影響的一流學科。
外交學院院長王帆指出,新形勢下,國家安全領域交叉重疊,形勢多變、發展迅速,要從服務國家、為安全格局内外聯動提供支撐的角度出發,探索構建特色性、應用性、實用性于一體的國家安全學自主知識體系,與兄弟院校協同合作,突出培養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導向,共同打造國家安全學學科。
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傅小強表示,國家安全學是具有全局性、規劃性的學科,應當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理論指導,服務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服務。他介紹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特色,表示願同人民大學國家安全學系合作,培養更多複合型人才。
國際關系學院黨委書記幸明軍回顧了國際關系學院的曆史及在培養國家安全人才方面的舉措,提出建設國家安全學,應當把握學科建設的政治性,培養對黨忠誠、服務國家的複合型人才;應當把握學科建設的全局性,各院校分工合作,協同推進國家安全各領域的研究;應當把握學科建設的系統性,搭建與國家安全體系相匹配、能提升國家現代化治理能力的學科格局;應當把握學科建設的時代性,堅持守正創新。
國務院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唐永勝少将強調,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應以立足高遠、優先急需、逐步推進、固本強基為原則,逐步構建起高實精深的學科特色理論體系。應當做專基礎理論,結合黨和國家維護國家安全的光輝曆程對國家安全基礎理論進行歸納、梳理和總結;應當做強應用理論,圍繞國家安全現實需求,在具體領域提供解決路徑;應當探索前沿理論,積極探索挖掘,解決新問題新困境;應當做深決策咨詢,加強将理論綜合應用的能力。
國務院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交叉學科平台首席專家黃大慧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在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方面的情況,他指出,國家安全學是時代的産物,發展國家安全學是國家安全戰略需要。現階段,黨中央強調發展和安全并重,國家安全學等安全類學科應運而生,迎來難得的曆史發展機遇。因此,我們必須站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戰略高度認識和推進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學學科發展應當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
會議第一節讨論環節,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國家安全學系主任于鐵軍,中國人民大學統計與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朱利平,外交學院教授、《外交評論》執行主編陳志瑞,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樊吉社,華僑大學副校長林宏宇,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張骥,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處處長李文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張建,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韓隽,北京師範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凱發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李晨主持。
會議第二節讨論環節,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戰略教研室主任、《國家安全論壇》主編劉慶,陝西師範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張亞澤,西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黨委書記胡爾貴,鄭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餘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院長李麗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助理教授祁昊天,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國際組織學院副院長崔守軍發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學系主任、新民書院副院長左希迎主持。
會議第三節讨論環節,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宋德星,西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舒洪水,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副院長郭銳,國際關系學院科研管理處負責人劉中偉,外交學院國家安全學院副研究員吳琳發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學系副主任金曉文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李晨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他認為國家安全學應立足有政治和戰略性質的交叉學科定位,思考交叉學科理論建設和一般學科理論建設的區别,加強基礎研究,實現不同層次的分工和交叉,加強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