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與航空工業合肥航太共建“強電磁環境工程研究中心”簽約儀式舉行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11-16浏覽次數:10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11月14日電  111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與航空工業合肥航太電物理技術有限公司在闵行校區行政A樓舉行了“強電磁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共建簽約儀式。航空工業合肥航太公司總經理段澤民、公司科技部部長李志寶等,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奚立峰,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小勤、副院長史文博,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黃文焘、副院長郭小軍、院長助理劉亞東、電氣工程系黨總支書記朱淼、電氣工程系高電壓實驗室主任劉亞坤等共同出席簽約儀式。簽約儀式由曾小勤主持。

奚立峰對航空工業合肥航太公司長期以來對于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等學科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表示,重大裝備研制、開發及驗證過程中面臨強電磁極端環境挑戰,強電磁環境的基礎科學理論和關鍵工程技術已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國家重大需求問題。學校期望強電磁環境中心能夠發揚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積極開拓新的電氣學科增長點,在強電磁關鍵技術上獲得更大的突破。

段澤民表示,航空工業合肥航太公司成立于1995年,專業從事我國裝備強電磁環境防護試驗與研究工作。近30年來,公司沖破國外技術封鎖,攻關我國飛行器強電磁環境防護領域的瓶頸問題,有力支撐了我國航空工業雷電與靜電防護領域的發展。本次強電磁環境工程研究中心的共建簽約,将深化校企合作研究,促進産學研轉化和人才交流,對接我國航空工業領域強電磁環境工程需求,為航空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為進一步推動電氣工程學科建設、特别是在極端電磁環境領域的前瞻研究,朱淼與段澤民分别代表上海交大電氣工程學科和航空工業合肥航太公司,共同簽署了“強電磁科學研究中心共建戰略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将積極推進全方位合作,有序推進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各類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等工作。

上海交通大學一直以來重視強電磁基礎科學研究與技術攻關。早在1956年,電氣工程系就率先建成了具有全國高校領先水平的高電壓實驗室,成功研制了國内首台3000kV沖擊電壓發生器等大型強電磁環境研究用裝備,培養了一大批我國電磁領域的專家領導和技術骨幹,形成了深厚的技術沉澱和多個特色交叉研究隊伍。本次“強電磁環境工程研究中心”的共建簽約,将有助于我校發揮強電學科交叉優勢,深度融合航空工業重大裝備平台,為我國航空領域強電磁環境研究形成新的策源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