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首屆“國優計劃”啟動會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舉行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11-28浏覽次數:10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11月24日電  11月2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首屆“國優計劃”啟動會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闵行校區文博樓會議中心舉行。AG真人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黃小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永智,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教育學院名譽院長丁奎嶺,教育學院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原黨委書記姜斯憲、副校長張安勝、黨委副書記林立濤,上海市教委人事處副處長張瑾、闵行區教育黨工委書記恽敏霞、浦東新區教育黨工委副書記毛力雄、徐彙區教育局副局長梁斌、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學院教授唐江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全體領導班子成員,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中學校長代表,學校機關部處、院系、直屬單位代表,教育學院師生代表等130餘人出席大會。大會由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基礎教育辦主任王琳媛主持。

今年7月,AG真人啟動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簡稱國優計劃),組織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水平大學培養研究生層次中小學教師,首批30所試點高校積極響應國家号召,積極承擔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任務,重點培養科學類課程教師,目前已基本完成首批學生遴選工作。在AG真人、中國教科院、學校領導以及在場嘉賓、師生的共同見證下,上海交通大學首屆國優計劃正式啟動。

黃小華在緻辭中對上海交大首屆國優計劃的啟動以及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教育科學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表示祝賀,對交大教育學院三年來進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他指出,交大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經驗和做法,構成了交大教師教育的鮮明特色,也為國優計劃的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供了交大方案。他對國優計劃的實施提出三點期待:一是希望交大做好資源整合,打造國優計劃培養品牌,進一步提升學生項目式教學、跨學科教學等實踐能力,加強學生的工程思維和專業素養。二是加強統籌協調,構建大中小一體化協同育人的共同體,以國優計劃為紐帶,從課程建設、人才訂單培養、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與優質基礎教育學校開展更多深入持續的合作,在打造教師教育一體化協同育人方面形成示範引領經驗。三是希望國優計劃的研究生們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堅持從教理想信念,刻苦學習,提升教書育人能力,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建設,争做新時代基礎教育的大先生

王琳媛作題為《砥砺奮進強國路,追光前行創未來》的建院三周年院情報告,分别從呵護光的種子、八方聚力全面育人,引育光的使者、人才科研雙線賦能學科建設,傳承光的力量、實踐大課堂涵養教育情懷三個方面介紹了教育學院三年來的發展和成效。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秉持尚探究、重實踐、跨學科、講情懷的辦學理念,積極發揮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在生源質量、科研基礎、平台資源和教學機制等方面的優勢,推進招生-培養-就業全鍊條發力,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在學科和師資隊伍方面,不斷凝練特色學科方向,構建了強理論、重應用、具特色的“8+2+1”學科體系,引育了一支高水平、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取得了一批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形成了具有學院特色的學術品牌。在黨建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強化黨建引領,重視師德教育,以涵養教育大情懷的社會實踐作為重要舉措,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踐行強師有我的铮铮誓言,樹立成為大先生的理想和追求。

教育學院副院長江豐光從國優計劃的背景意義、招生情況、培養方案等方面作了詳細介紹。首屆國優計劃班主任代表劉學良、學科導師代表衛淑芝分别發言,鼓勵國優計劃的同學們永葆對自然的強烈好奇,深化對科學的深入掌握,堅持對教育的純粹情懷,成為能夠推進我國科學類教師持續走向更高水平的帶動者。

首屆上海交通大學文治新人、教育學院2020級博士生徐偉琴,2022級教育碩士冉詩傑,2024國優計劃推免生彭可文以我和我的教育夢為題為在場師生進行了一場深情的朗誦,講述了他們的教育故事,表達了他們的教育理想和情懷。

大會還進行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中國教科院與上海交大本着優勢互補、創新發展、合作共赢的原則,圍繞時代新人培養工作、中國教育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全球教育治理、教育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共同推動中國特色教育理論和教師教育的創新發展,不斷擴大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積極探索國家教育智庫與綜合性、一流大學合作共建的新模式。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師的核心素養,加強教師隊伍能力建設,雙方還聯合成立了中國教科院-上海交大卓越教師研修基地,合作開發教師培訓課程,創新校長、教師培訓模式。丁奎嶺和李永智共同為中國教科院-上海交大卓越教師研修基地進行了揭牌。

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工程教育、培育中小學生工程素養,結合國優計劃培養方案的實施,學校還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中小學工程教育創新研究基地,聘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唐江澎擔任基地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吳靜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主編餘東升,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領軍科學家、香港中文大學交叉學科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林達華,美國塔夫茨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國際K12工程教育知名專家ChrisRogers擔任顧問。張安勝為基地主任唐江澎和顧問餘東升頒發了聘書。

唐江澎在發言中講到,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往往關注脖子以上的教育,甚少關注技術與工程的教育,當下亟需要研究工程課程在中小學實施的課程标準,制定配套的工程教育設置标準,研發出工程教育類專項的課程内容。上海交大依托傳統的工科優勢,加上教育學院所開創的育人新模式,将來一定能夠為中國中小學工程教育的推進貢獻交大力量,用工程教育撬動整體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大會還舉行了教育學院與新一批實習實踐基地簽約儀式,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陳鵬與曹楊二中、市西中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闵行中學、複興高級中學、晉元高級中學、上海科技大學附屬學校、格緻中學、位育中學、西南位育中學等十所中學的校領導簽訂了新一批實習實踐基地框架協議,與會領導見證簽約。

自2021年開始,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與上海市各實驗性、示範性中學深度融合發展,目前已與27所中學建立實習實踐合作關系,這些中學今後即将作為國優計劃培養的實習實踐基地,大學與中學攜手培育未來卓越教師。

現場還舉行了教育學院新大樓設計方案發布儀式。未來教育學院的大樓以穹頂之下,育新之澤為設計理念,意為漣漪外衣覆蓋現有建築,創造一個光線滿溢的共享中庭,強調無處不在的交流互動空間,成為培育新人和實現教育革新的彙聚場所。校領導、各職能部處領導和學生代表共同點亮了教育學院新大樓模型。

李永智向上海交通大學國優計劃成功啟動、戰略合作的協議成功簽署表示祝賀。他指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學聯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重要論述的研究和落實領域,在自主知識體系的中國教育學的創建和建構方面,在培養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的合作、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他特别期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合作,能夠在建設新型教育學院、緻力于新型科學和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發力,也期待交大開創的國優計劃新模式,能夠吸引更多的理工科優秀學子參與到人才培養的中國基礎性工程中。

丁奎嶺對教育學院成立三年來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對教育學院師生提出期待,也希望與中國教科院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關系,共同緻力于探讨教育發展的規律,為交大建設世界一流教育學院提供更多戰略咨詢,注入更多發展智慧。他指出,教育學院三年來的探索和實踐取得的成績,讓我們對辦好教師教育有了更強大的信心和底氣,也為國優計劃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交大教師教育在國優計劃的支持下,也迎來了新的機遇,産生了新的動能。他希望教育學院的師生要認真學習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并轉化為執教的力量與追求,成為具有教育家精神特質的老師。希望教育學院準确把握國優計劃的目标要求,結合交大的辦學傳統、學科優勢和上海的人才優勢、區位優勢,形成具有交大特色、上海基因的交叉型國際化交大方案,以強基礎、重交叉作為牽引,推進建設文理滲透、理工融合、醫工交叉的課程,打牢學生的教育學和理工科的基礎,培養面向未來的卓越創新型教師。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