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成立儀式在南京大學舉行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3-12-01浏覽次數:10

南京大學新聞網11月29日電  1129日,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成立儀式暨聯盟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南京大學舉行。江蘇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出席活動并為聯盟成立揭牌。聯盟在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省教育廳、省外辦等單位的指導下,由南京大學等13所在蘇高校共同發起成立,旨在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機制、創新方式、拓寬渠道,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貢獻江蘇高校力量。

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于運全,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徐子敏,省外辦副主任、黨組成員沈雁飛,新華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雙傳學,省廣播電視總台黨委書記、台長葛萊,南京審計大學校長董必榮出席活動。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胡竹主持啟動儀式。

張愛軍在講話中表示,聯盟的成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回信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江蘇省統籌發揮高校資源優勢、不斷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的積極探索,将進一步聚合各方力量、搭建合作平台、探索創新路徑,對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服務國家外宣大局起到重要作用,标志着江蘇省國際傳播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張愛軍強調,聯盟和各成員高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着力加強對外話語創新,積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背後的中國特色、中國精神、中國智慧;要積極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創造更多熔鑄古今、彙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将富于中國精神和江蘇韻味的優秀文化展現在國際舞台上,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不斷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深入研究國際傳播規律和外國受衆特點,讓中國聲音、江蘇聲音、高校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遠,也把世界故事介紹進來,更好促進相知相融相通。張愛軍指出,聯盟的成立是良好的開端,要健全聯動的機制、樹立服務的意識、強化引導的作用,确保聯盟可持續發展、長效化運行,把聯盟打造成話語體系建設的重要平台、對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橋梁、開展國際傳播的重要載體,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為提升中華文明和江蘇文化傳播力影響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譚鐵牛對江蘇國際傳播領域各路大軍齊聚南大表示歡迎。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對外傳播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大力推動國際傳播守正創新。南京大學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團結奮鬥、争先進位、坐言起行、應勢而動的精氣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争做表率,充分發揮在國際傳播領域的工作基礎與特色優勢,加強統籌謀劃、建設重點平台、推進研究創新、打造品牌項目、彙聚多元合力,切實扛起領頭雁”“排頭兵的責任擔當。譚鐵牛表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對外傳播時常面臨音調不夠高、音量不夠大、音色不夠美、音域不夠寬卡嗓子難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南京大學等13所高校發起成立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将圍繞共享信息資源、拓寬傳播渠道、優化内容生産、推進學術研究、建設人才隊伍等方面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推動聯盟成形起勢、行穩緻遠,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積極貢獻江蘇高校力量。

于運全表示,如何讓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形成積極客觀的對華認知,是當前國際傳播面臨的緊迫性課題。聯盟成立适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奮力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節點,具有重要意義。希望聯盟強化問題導向、注重效能提升、推進成果産出,聚焦自主知識體系建構、對外話語創新等主題展開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形成一系列講好中國故事的數據庫、樣本庫、案例庫。

董必榮代表創始成員高校宣讀《江蘇高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倡議》。倡議指出,高校肩負着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叙事體系的重大使命,承擔着展現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重大任務。倡議呼籲,江蘇高校要秉持中國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加強話語研究、增強叙事能力,深化人文交流、搭建友誼橋梁,發揮綜合優勢、提升傳播效能,加強自身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共同建好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為把中國故事講得更精彩、讓中國聲音傳得更久遠貢獻智慧和力量。

儀式上,南京大學等13所創始成員高校領導共同啟動聯盟重點項目。據介紹,聯盟将推進組建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打造高校國際傳播交流研讨平台、建立江蘇高校對外文化交流協作機制、建設江蘇高校海外社交媒體賬号矩陣、評選發布高校國際傳播優秀案例、開展國際傳播實務培訓等六大重點項目。為更好推動聯盟運作,聯盟下設顧問委員會,首批聘任于運全、雙傳學、葛萊三位相關領域領導專家擔任顧問,為理事會提供決策咨詢。

在徐子敏、沈雁飛、雙傳學、葛萊等嘉賓共同見證下,聯盟秘書處(籌)代表各成員高校與新華日報社江蘇Now國際傳播中心、省廣電總台我蘇國際傳播中心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根據協議,未來三方将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打造高校媒體協同創新網絡,在信息資源、内容渠道、課題研究、人才隊伍、交流共建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

活動現場還播放了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專題片和聯盟重點工作項目專題片。

成立儀式後,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譚鐵牛、于運全、雙傳學、葛萊、胡竹等出席。會議由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學校辦主任陳雲松主持。

會上,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孫樂強代表聯盟秘書處(籌)作了《關于<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章程(草案)>起草情況的說明》和《關于<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理事會建議名單>的說明》。

全體理事審議通過《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章程》,并推舉産生聯盟理事會第一屆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譚鐵牛當選為聯盟理事長,13所創始成員高校有關負責同志當選為聯盟副理事長,聯盟秘書處設在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

譚鐵牛在講話中首先對省有關部門、聯盟成員高校、各位理事的信任與支持表示感謝。他具體闡釋了卡嗓子難題的産生原因與作用機理,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論述,以聯盟成立為契機,堅持擔當作為、統籌協調、聯通中外、融合創新,聚焦聯盟六大重點工作項目,進一步彙聚衆智、凝聚衆力,一體推進好聯盟的項目落地與後續工作,一起講述好教育科技人才的中國故事、江蘇故事,一道譜寫好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

理事會上,譚鐵牛代表聯盟為聯盟顧問委員會成員于運全、雙傳學、葛萊頒發聘書,對顧問給予聯盟建設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

胡竹代表聯盟指導單位發言,就聯盟高質量發展提出具體建議,并表示指導單位将為聯盟開展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和大力支持,共同推動聯盟高效運作、持續發展,為不斷提升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增添新動力。

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外辦、新華日報社、省廣電總台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南京大學、AG真人娱乐首页、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等13所創始成員高校相關領導和部門負責同志、省内外主要媒體同仁等參加活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