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新聞網12月4日電 值改革開放45周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和自貿試驗區建設10周年之際,我校法學院申請設立江蘇省法學會涉外法治研究會。12月2日,江蘇省法學會涉外法治研究會成立大會暨2023年年會在南京順利召開。大會選舉産生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組成人員及領導班子成員,并圍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涉外法治保障”的主題開展研讨交流。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陳雲松出席會議并緻辭,江蘇省法學會會長周繼業出席會議并講話。
研究會新當選會長,我校法學院教授胡曉紅在發言中表示,将牢記總書記關于涉外法治建設的最新指示精神,在江蘇省法學會的指導下,依托具有深厚曆史文化理論積澱、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精神的南京大學哲學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為構建涉外法學學科理論體系提供支持;凝聚全體會員力量,為我國我省涉外法治建設作出積極貢獻;立足“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重要節點,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智力支持。
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陳雲松在緻辭中指出,省法學會涉外法治研究會的成立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随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進,涉外法治鬥争日益複雜多樣,希望研究會堅持守正創新,積極闡釋中國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張和成功實踐,為加快建構中國自主涉外法治體系貢獻力量;發揮智庫功能,積極參與涉外相關立法及司法解釋的起草論證,為政府決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專業的決策建議和政策依據;加強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提升涉外法治人才的專業實踐能力、外語運用能力、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不斷探索形成規範化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機制。
江蘇省法學會會長周繼業在講話中指出,希望全省涉外法治工作者以省法學會涉外法治研究會的成立為契機,為推動我省涉外法治研究創新發展發表真知灼見,為中國式現代化在江蘇大地展現可觀可感的現實圖景貢獻智慧和力量。周繼業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理論武裝,堅定法治自信,講好新時代中國法治故事;要着力深化涉外法治理論和實踐前沿課題研究,圍繞服務重大戰略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涉外領域立法深化研究,為構建中國特色涉外法律體系貢獻江蘇智慧與力量;要不斷推動涉外法治研究會建設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黨建工作機制、發揮紐帶作用、加強人才培養,積極參與涉外法治建設和涉外法治鬥争。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國際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鳴等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分别作主旨演講。
與會代表還圍繞涉外法治與國際法的互動、涉外法治人才建設與中外法治變革、數字時代的涉外法治理論與實踐等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來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法院系統、政府系統、律師界代表及優秀論文作者代表共20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南京大學法學院承辦。